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6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0年06月24日

老城早年间的剧场、影院、书场

(中)

沈吉顺

在老城,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影院有:人民大礼堂、明星剧场、松江剧场与人民剧场,以及也是园重建所附设的自营书场。

最先建成的是人民大礼堂,位于当年老体育场的北侧,当时发挥着综合作用,比如开大会、作报告、搞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文艺表演等。有几回在强台风来袭的紧要关头,甚至被用作临时安置民众避险的场所。在这之后,大礼堂内更多的是放映电影,有时也演戏。当时场内中间有数根支撑屋梁的立柱,遮挡视线,让观众很是讨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很多年。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电影放映走出巅峰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大礼堂曾一度被征用为商场,但至今唯独只有它还在发挥着本来的作用。

明星剧场是在明华电影院弃用时期建造启用的,位于中山路马路桥至塔桥段的中间偏西处,原明锠铁工厂(时为松江农机具厂)隔着市河的北面,“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为红星剧场。剧场呈东西座向,北临大街,南挨市河边。舞台在西端,朝向东,进口在东端,折向面朝北。剧场的东西两边都紧贴边上的老民房,所有进出口都紧靠大街,每逢散场时,观众便一下子密集涌向外面的大街,此时路过的骑车人,都只能小心翼翼地推着车随人流一起走。也有一些气傲好胜者,不甘就此下车,继续骑车向前,于是一边不断急速打铃、高声吆喝,一边歪歪扭扭地踩着车在人群中左晃右突,这更增添了大街上的闹猛度。

明星剧场的设施也较为简单。当年剧场都没有空调,天热时分场子两边的窗户都得打开,以通风降温,由此放映的声音传到外面,满大街都听得到。在街边登上稍高处,还能透过窗户看到荧幕上的部分画面。

本世纪初,随着中山中路市政改造,明星剧场与周边的旧建筑一起被拆除。

另两家兴建起来的影剧院是松江剧场与人民剧场,之间相距不远,建造时间也相近,都晚于明星剧场。

人民剧场位于当年岳庙口的东侧,黑鱼弄口西面,中山路大街北沿。宽敞的进口门面临街,有数级台阶抬升了门前平台。出口通过一段横向的小巷道,与东西两边的黑鱼弄和妙严寺巷弄相连通。

这两家剧场的格局、结构、样式、设施、音响效果等各方面比起之前那些影剧院,明显好了很多,规格提升了,档次提高了,场子规整,舞台宽敞,采用了翻板式且互相分隔的木座椅。特别是人民剧场,场子打造成拥有上设二层的构架,成了那时老城中最具气派的影剧院,在二层楼还设置有准情侣座的双人座椅,成为那时本区青年男女交朋友谈恋爱、约会见面的首选之处。

那些年间,这两家剧场电影放映占比居多,演戏则相对较少。相比较而言,松江剧场的演戏要多于人民剧场。那时,在松江剧场曾经见演过沪剧、话剧、曲艺、文娱节目、歌舞表演等多类剧种。

上世纪70年代,电视机未普及到家家户户,所以观看电影是人们热衷的休闲活动,遇到热播的影片,更是引人围观。于是,当时出现了“跑片”的情景,即多家影剧院共同播映同一部片子,相互之间错开一卷拷贝的播放用时,通过这个时间差,将一部热门片增播,以此扩大观看率,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时受条件所限,只能由专人骑自行车携带拷贝盒,一盘一盘、一家一家,按序轮番传递。有时候,送片路上也会偶尔出现状况,导致等着拷贝盘的下家干着急。

当年跑片放映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参与的基本就是人民大礼堂、人民剧场、松江剧场、明星剧场这几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山路全方位改造,岳庙内的松江剧场被拆除,人民剧场仍留存着,然而也经历了某些变动,在本地电影业下滑不振的情况下,剧场被改头换面,其下层场地一度被华联超市租用。如今超市已关闭,整体房屋处于闲置状态。

另外,从建造到拆除之间,存续时间最短的,乃是岳庙内也是园茶楼修建时附设的书场。书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90年代后期与松江剧场一起被拆除。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