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书画撷英
2020年09月18日

《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作者、历史学博士郭骥做客云间读书会

梳理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报讯  文化,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上海提出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要用好用足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资源,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作者、历史学博士郭骥日前做客云间读书会,带领读者回溯海派文化的发展历程,梳理海派与京派之争,并讨论海派文化的当代意义。

据郭骥介绍,“海派”一词最早出现在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海派”戏剧的特点是将昆曲、秦腔、汉剧等样式混成京调,并竭力摆脱原先的流行曲调的俗风。“海派”的另一个起源在画派,明清以来,全国画坛势重东南,清末有传统的“金陵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的氛围萦绕在上海周围。它们有整套的画论、技法,并广为社会上缙绅阶层接受,它们是稳定成熟的流派,在商业和都市平民氛围中营造出不同于皇宫的“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其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常被认为是“怪异、混乱的”。郭骥解释称,“海派”并不专指上海,而是指20世纪初在上海出现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与西方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具有中国文化的形式和特质,能让其他城市效仿和借鉴,是西方文化传到中国的中转站。对于“海派”文化的“海”字,可做三层解释,与特定的地域相关,即指上海,这是中性词;也可能与北京土语“跑海”有关,含贬义;也可以做海纳百川之意,是褒义。实际上,社会对海派文化的定义也经历了从泛泛的贬义词变成专业化的中性名词、再到褒义词的转变。

海派文化的形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地位的崛起有很大关联。郭骥分析道,松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明代松江一地约占全国税粮总额的百分之四。上海是苏州的重要转运港,被称为“小苏州”,并逐渐成为全国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清代乾嘉年间,聚集在上海港的船舶有时多达3000余艘,约占全国近半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上海租界成为江南学者、文人及画家的“避难所”,江南文化中心从苏州转移到上海,“小苏州”成为“大上海”,并形成了海派文化,成为近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海派文化的创作进入“井喷期”,文学、戏剧、音乐等全面开花。

上海因其“天然之地理”“外人经营之有效”“工商及流寓而集此”,以及“租界为国内政令不及”,成为与政治中心的北京有“并峙之资格”的中国社会中心点。在某种意义上,京派更接近于农业社会,海派更接近于都市文明。20世纪30年代初期文坛发生了“京海之争”。郭骥介绍,两种文化的竞争演变为以上海为中心的自由而富有活力的文化,与北京所代表的传统而保守的文化之间的竞争。

对于海派文化的当代意义,郭骥总结为“海派文化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化类型”。海派文化的产生,伴随着上海工业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进程,在近代工业社会中产生,工业化是其诞生的基础;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都市化是其诞生的环境;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商业化则是其诞生的内在驱动。海派文化开创了一种中西融合的新的文化形式,通过现代性的改造,赋予中国的文化创作以新的视角和技术,创造海派文化的知识精英始终站在启蒙者的高度对国民性加以批判,并热情地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和形式,在对待文化传承方面破大于立。在海派文化里没有文化权威,通过不断否定自我推动竞争,随着时势的变化不断变换着流行的主题,呈现出多元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