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3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茸城旧闻
2013年01月04日

董其昌逸闻趣事

董其昌《袁可立观海市诗》

 

董其昌半身像

 

 

董其昌书画作品《东佘山居图》

 

■记者 乔进礼

中国文人书画源远流长,至明清以降,董其昌书画艺术崛起于东南,深受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的赞赏,对后世影响极大。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名闻外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增添了光辉。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董其昌一生宦海沉浮、有利南北,留下了许多的逸闻趣事,成为书坛画界的谈资。

 

字丑被降格愤而学书

早年的董其昌家境贫寒,其家只有二十亩贫瘠农田,与同时代的所有读书人一样,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仕进之路,进而改善家庭的状况。科举考试主要是八股文章,因此董其昌自幼就研习八股,对书画艺术并不注重。其十六岁时,参加松江府学考试,文章写得文采飞扬、义理高洁,理应取为榜首,谁知,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其考卷时,却嫌其字丑,将他从第一改为第二,同时将字好些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为第一。

原来,明朝八股取士要求极为严格,制艺要求按破题、承题、起讲等八部分阐明所论,同时也要求以乌黑、方正、光洁的楷书书写,是为“台阁体”。这种字体虽谈不上什么艺术,但还是中规中矩的。董其昌的名次因此被降级,可见他当时确实写得不能入眼。这对自尊心极强的董其昌来说,可说是奇耻大辱,从此他发愤临帖摹碑,在书法上苦下功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回忆道:“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可见此事果真如此。

然而,当时董其昌已经十七岁,与赵孟頫五岁学书的年龄相比,已经错过了研习书法的最佳时光。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董其昌初师颜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世南,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经》及钟繇《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后又研习杨凝式、米芾、文徵明、祝枝山,将古今绝大部分名家逐一研究,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终使书法功夫精进,卓然成为一代大家。

可贵的是,董其昌在研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摹古,而是综合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终于自成一格、睥睨古今。其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他很在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由此,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明史·文苑传》中称,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鼓楼丢字纸测试书艺

自古书法家研习书艺,都是凉桌子、热板凳、铁砚磨穿,几乎不可能一蹴而就。董其昌刻苦研习书法多年,感觉书法水平大进,可是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自己心中没有底。有心去请教名家,可是又怕被人贬低,伤及自尊,思来想去,董其昌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在松江的十字街头,就出现了一件怪事,每当黄昏时分,红轮西坠、乌鹊归巢,鼓楼附近就有几张宣纸,随风飘来飘去。

有些读书人路过,拾起一看见是练字的废纸,大致看了几眼,便顺手一扔。鼓楼上的董其昌,看到这种情况,心知自己的书法还不到家,于是又回到书房苦练书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其昌白天练习书法,傍晚就将废纸扔到鼓楼附近,其中绝大多数都被人扔了,还有一些被人拿去包东西,或者被人用来引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位从外地来的姓顾的秀才,经过十字街口钟鼓楼下,忽然看到地上的纸张,拾起一看竟大吃一惊,原来这字笔锋有力,结构俨然,外表秀润,暗藏筋骨,比挂在自家中堂上的名家作品,几乎有过之而无不及。顾秀才小心翼翼将纸张叠好,像捧着稀世墨宝一样回到家中。顾秀才本是风流文士,来到松江经常以文会友,经过他的宣传,不少读书人都到鼓楼去捡拾字纸了。

从此,董其昌丢掉的废纸,都成了文人的藏品,再没有人丢掉了。这一变化,董其昌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他心中明白:“自己的书法已经有些功力了。”以后,董其昌再也不去鼓楼丢纸了,这可急坏了那些读书人,于是他们四处打听,究竟是谁一直在鼓楼丢字纸。经过多方寻访,终于找到了董其昌,董其昌从此也就书名大起,成为名动一方的书法家了。鼓楼丢字纸,使董其昌能够很好地掌握书艺的进展情况,也扩大了他的名声。

 

模仿陆万里愧服终身

董其昌小有名气之后,自以为摹习古今名家足可乱真,因此一时之间颇为自负。有一天,松江有一位秀才,拿了一幅书法作品,对董其昌说:“这是现在独步书坛的大家陆万里的墨宝,世人极其推崇,更有人赞为一字千金。”董其昌看看,不以为然地说:“这字,我也能写。”第二天,董其昌就把自己临摹的作品,送给秀才观摩交流。满以为会招得秀才满口赞赏,谁知秀才摇头说道:“形似而神不似。”

听闻此言,董其昌就以为自古文人相轻,肯定是这个秀才借陆万里来打压自己,于是闷闷不乐地收回自己的字,把字挂在墙上欣赏,看看到底如何形似神不似,可是自己越看越得意,心中越来越不服。于是,就觉得秀才迂腐,重名轻人,不识书艺。为了羞辱那个秀才,也为了验证自己的作品,董其昌又生一计,将自己的临摹作品,大模大样地签上陆万里的名字,然后拿到大街上去卖。

他把字刚刚挂上,就有人群围了上来,董其昌心中暗喜,谁知过了中午,眼见着日头西斜,这张字还是没有卖出去。这时,从人群中挤出一位先生,端详了一会儿字后,问董其昌:“上面的字是你写的吗?”董其昌见老者这样问,不觉心中一惊,但是却口是心非地说:“这不标着陆万里嘛,我哪能写出这样的好字。”先生哈哈一笑,拍了拍董其昌的肩膀说:“真是后生可畏啊!”

那人说罢,捡起一张纸片,拈胡须蘸一下董其昌桌子上的墨,以须作笔写了几个字,然后飘然而去。董其昌仔细一看,原来上书“熟俗生秀”四字,字体遒劲有力,与陆万里真迹一般无二,自己的字却相形见绌,方知此老者就是陆万里,不觉红霞满面,心中愧服。此后,董其昌放下高傲,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书法艺术,并始终留意陆万里的墨迹。中年后,董其昌书画声名鹊起,世人认为他的书法,已经远远超过陆万里了。

巧诈张天师暗藏上联

万历十七年(1559),董其昌考中进士,时年三十四岁,之后供职于翰林院,还担任太子朱常洛的讲师,不但书画艺术名扬天下,就连诗词文章也广为传颂。大明朝一向信奉道教,尤其是万历皇帝的爷爷嘉靖皇帝,宠信道教之深,在历代皇帝中屈指可数。嗣汉天师府屡屡扩建,在万历皇帝年间已经颇具规模。张天师为了显耀府邸气派,派人请求董其昌书写一副对联,悬挂于厅堂大门两侧。

董其昌知张天师糊弄百姓香火鼎盛,十分富有却为人小气,从不肯出钱请人写字,又装神弄鬼欺瞒天子,这次又派人来打秋风赚字画,心中不禁有些不快。但是,张天师被历代帝王赐封一品爵位,又不好一口拒绝,于是心生一计,欲其出钱买对,当然,还得写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对联来。以此教训一下张天师。天师府号称“洞天福地”、“仙人之家”,同时又位高爵显、堪比宰相,董其昌经过构思,写出一副七字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张天师的原籍本在龙虎山中,这一联仙气缭绕、气势磅礴,也算一幅难得的佳作。董其昌写好这副对联,将其中的下联封存入袋,交给张天师差来的仆人,而上联仍留在自己的家中。仆人兴冲冲回到天师府,张天师拆开布袋一看,只见下联文采斐然,但是却没有上联,心中颇感奇怪,但转念一想:“莫非董其昌忘记将上联装入袋内?”于是又打发仆人,再次到董府求取上联。

一见张天师又派人来,董其昌哈哈一笑,说:“天师欲求上联,必须亲自移驾来拿。”来人无奈,只得空手而回。张天师求联心切,只得亲自前去董府。谁知,来到董其昌府上,却是董妻接待,董妻说道:“老董因无钱度日,出去借贷去了。”张天师一听此语,方知董其昌隐藏上联的真实意图,如不付给一定的钱款,董其昌是不会拿出上联的,于是,他只得硬起头皮说:“董公所借之款,全部由我偿还。”

董妻说总共借款五百两纹银,张天师最终以五百两银子达成交易。其实,当时董其昌早已经名扬四海,其书法作品可谓一字千金,张天师虽出五百两纹银,却也不算亏本。董其昌巧诈张天师的故事,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董其昌的墨宝之贵,书法艺术成就之高。

 

偶梦袁可立义结世交

在明朝的后期,有一文一武两个十分著名的大臣,其中一位就是董其昌,儒雅之笔,风流蕴藉,被誉为明朝第一。而另一位就是袁可立,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清正廉洁、断案如神,对抗阉党、经略辽东,是大明朝难得的干练之才,明史赞曰:“济物微巧,扶绳缓急,刚柔之中,则有袁公。”董、袁两家交好长达数百年,经常互为婚姻,说起缘由竟是因为董其昌入仕之前的一个梦。

董其昌比袁可立大七岁,一人原居松江华亭,一人远在商丘睢州,两家远隔千里,竟能因一梦,而结旷世奇缘,这在睢州袁氏祖上世代相传。据清代的《秋灯丛话》描述:华亭董其昌屡试不第,心情十分郁闷,有一天朦胧入睡,忽见一人上前,对他说:“你须等待睢州袁可立和你同考,方才有希望上榜。”他梦醒后,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到睢州学堂前去查访,州学中没有便寻访村塾。

有一天,他来到睢州的一个村塾休息,忽然看到一个青年容貌颇为奇特,他猛然一惊,感觉似曾相识,就问塾师这个青年的名字。塾师说:“他是袁家的孩子,名叫可立。”董其昌听后,又惊又喜,知道袁家贫穷,恐无力供袁可立继续读书,于是将其带回家中,一起攻读学问。董其昌在《袁伯应诗集序》中写道:“余与伯应(袁可立子袁枢字伯应)尊公少司马(即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先生之门。”沈周在《节寰袁公传》中,也有记载,想必此事也不是无米之炊。

果然,两人在万历十七年(1559),中同榜进士,其后两人宦海沉浮、荣辱与共。在今天的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袁可立的《海市诗》刻石上,仍然留下了二人在事业顶峰时期的合作之笔“睢阳袁可立题、云间董其昌书”的字样。世人将此称为珠联璧合,至今为海内外所重。崇祯六年(1633年)冬,袁可立病逝于睢州,八十一岁高龄的董其昌以悲壮的心情,为故友写下了《节寰袁公行状》,分元、亨、利、贞四册。其子袁枢,收藏了大量董其昌的作品,跟董其昌对袁家的照顾,是分不开的。

 

妙语冷泉亭遗趣后世

冷泉亭是杭州的一处山水胜迹,位于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代亭在水中,宋朝移建岸上,并建起水闸蓄水排洪,“冷泉放闸”成为古代灵隐寺的景观之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写了个对联:“泉从几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这副对联写得风趣别致,以发问的形式,提出了两个问题,让所有见到对联的人去思考、去揣测。

其实飞来峰从何处飞来,并没有什么记载,只不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经过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并非真的是从别处飞来,也许它形成的时候,还不曾有人类,自然就无处寻觅其来处了。不过据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登临此峰之后,叹道:“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故此才被命名为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当然,这只是慧理的叹服,并非真的从印度飞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众人当中,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应该是与众最不同的一位了。有一天俞樾带领妻女来到灵隐寺游览,到冷泉亭歇息,其妻见到厅上董其昌的对联,便要俞樾作答,俞樾略一思索,应道:“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俞樾回答得很巧妙,一有一无暗藏禅机,其妻却不大满意,自己对道:“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这副对联同样也暗藏禅机,但却有有些狡辩的意味。

这时旁边俞樾的爱女答话了,说道:“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这就比俞樾夫妇答案更具体了,因为这里说的禹,正是治水英雄大禹,他认为冷泉是大禹治水的产物。而项则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了,她认为冷泉是大禹治水的产物,飞来峰是项羽拔起带来的。虽然,这个答案也不准确,但是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给董其昌一个有趣的答案了。

◆本版由松江报社、区史志办合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