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沪剧与松江
(十九)
周平
文牧先生
《芦荡火种》剧照
从松江出去的沪剧大编剧(上)
讲到文牧,也许很多人对他不是很熟悉;但要是说起沪剧《芦荡火种》及其阿庆嫂、胡传奎、刁德一等,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文牧就是这个戏、这些人物的创造者。
文牧,原名王瑞兴,艺名王文爵,文牧是他的笔名。松江人,小学毕业后曾在松江南门外“丰泰和”米行当学徒。17岁拜申曲艺人王雅芳为师,在上海市郊及苏南一带流动演出。1937年,在“施家”“上施”等沪剧团任演员兼编剧。1948年进入丁是娥、解洪元创办的上艺沪剧团。1952年任人民沪剧团专职编剧,先后担任剧团工会主席、艺委会副主任、艺术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文牧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现在我们能记得住的那些沪剧,基本上都是他写的。除了《芦荡火种》之外,由他创作或执笔的现代戏还有《好儿女》《罗汉钱》《金黛莱》《鸡毛飞上天》等;他整理改编的《庵堂相会》《女看灯》《陶福增休妻》《阿必大回娘家》等沪剧传统剧目,在沪剧舞台久演不衰。
1958年秋,人民沪剧团留意到一篇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生动感人的故事对剧团的触动很大,他们决定将其改编成一部现代剧。执笔任务主要就落在了编剧文牧肩上。文牧深入阳澄湖一带,听当地群众回忆新四军的战斗故事,又四处寻访伤病员中的幸存者,收集素材,再加上丰富的艺术想象,终于创作出了沪剧《芦荡火种》。此剧矛盾错综复杂,情节环环相扣,结构严谨,1960年1月在上海首演后便一炮打响,风靡舞台。1963年12月,剧团应邀赴京示范演出,得到了刘少奇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
剧中,文牧以阿庆嫂和敌人斗智斗勇作为故事主线,将她机智灵活、不卑不亢的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在她身上,兼具了机警、沉着和泼辣的特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文牧早年接触过三教九流各式人物,他在戏班子跑码头演出的那段时光,就是跟日寇、伪军、汉奸、翻译、兵痞等打交道的过程。写《芦荡火种》时,这些人影就在他眼前活生生地晃动着,因此塑造人物形象时信手拈来。铁骨铮铮的沙老太、临危不乱的陈天民、善于斗争的郭建光、阴险狡猾的刁德一及“草包司令”胡传魁等角色无一不闪烁出个性的光彩。
后来在谈到这段创作经历时,文牧曾深有体会地说,36个伤病员的故事,“为什么吸引我,不止是它新鲜、传奇、有特色。假如没有我的生活积累,即使有一大堆宝贵的征文材料也引不起我的共鸣。”“没有我生活积累中的炸药,导火线就引发不出爆炸力。”
文牧还充分运用戏曲传统手法,在剧中精心设计了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的一段“智斗”三重唱,以不同的造型、调度和唱腔刻画他们三人各自的内心活动,表现了剧烈的戏剧冲突和人物不同性格,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另外,为了写陈天民“藏头药方”这段尽显“地下斗争”特点的唱词,他学习传统戏《连环计》《小分理》中的药方段子,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翻阅大量中医类书籍,才写下了“防风水香与没药,当归天冬不能忘……”唱句,成为名段。
阳澄湖、芦苇荡、游乡郎中……剧中充溢着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醇厚的民俗风情,沪剧的剧种特色显露无遗。唱词更不失通俗生动,“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等唱段不胫而走,直到现在还是广大沪剧爱好者高频率学唱传唱的段子。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