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jb/2009-03-20/P4/8df633b04735e20fe04a044f98ff6795.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other/other/5ecce5bed2914.png)
徐阶大传
沈敖大沈依云
80.试牛刀勇治痼疾
大明王朝的采矿,时开时停。它是官办的,弊端极大。按理说矿产资源丰富,百姓日子好过,事实却相反,哪里矿产丰富,哪里百姓遭殃。什么缘故?苛税太重。
福建是有银矿的,所以百姓的日子难过,朝廷苛的是定额税,而且定得很高,产量多寡朝廷是不管的。征不足税咋办?摊派到百姓的田赋里。史称“明(朝)政(治)莫坏于开矿,而福建之受害特甚”就是明证。开矿既是官办,且又税重,那么地方势力就与官府勾结来个“盗采”——非法开采。如是,本就苦难的福建百姓就雪上加霜了。被地方势力胁迫去当矿工的,粮食自理,工具自备,采到银矿,舍以微利,还不足抵日用开销;采不到呢?那就白干,地方势力则与官府猾吏勾结,富得冒油。
此事摆到徐阶案头,徐阶犯难了。来延平一年有余,走访不少百姓,深知非法盗采银矿积弊已久,且盗采者皆有背景。咋治?
徐阶崇尚的阳明新学,这阳明新学与坐而论道的程朱理学不同,强调务实。盗采银矿之痼疾不除,国家受损百姓遭殃。朝廷律令形同空文,影响整个延平府的治理。此时想起了自己殿试时的得意之作《廷试策》,“非有法制以齐之则民将无所于守,而其涣者不可一;非有纪纲以持之则民将莫知所向,而其薄者不可醇”。也就是说,法令虚设,老百姓知道法可不“守”,必然人心涣散;教化不到位,老百姓不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民风就浇薄。
严格执法,强化教育。徐阶就用这两手治理盗采,这名目叫做“明刑弼教”。
第一手是软的,徐阶在延平府强力推行教化。他把府学教授会稽人董平请到大理楼,向他讨教强化教育的办法。坐下后,徐阶拱手说:“董先生治府学多年,强教化必有良策,请开怀一说,徐某洗耳恭听。”那董平还有些绍兴口音,便用他那绍兴官话说:“那个,那个‘恭听’卑职不敢当,若欲申先王之道,孔孟之教,自然以三纲五常为体,命各县学教习,然后命县学生员,散入各村名寨传习,不知可否?”徐阶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单凭学校传习,似乎不足。本官还想邀各姓宗族族长、耆老,在本宗族祠堂中声张教义,致各族子弟,均能得沾王化。不知可行否?”董平沉思说:“双管齐下,自然极好!只是延平地方杂姓聚居为多,倒不如以图为中心,讲授道德人心。可惜各图的儒学人才参差不齐……”徐阶接着说:“不妨,可让县学秀才充当讲师,轮流到各图讲授。讲授内容当以修身养性为主,须联系延平府情况以期实用。”
商议下来,这讲授要旨,就由董平撰稿。同时,徐阶又大力兴办社学,扩大子弟教育面;毁废淫祠,除佛道两教外,那些各村林立的莫名其妙的神道,一概予以废除。
徐阶同时还发现,当地居民,有病不治,只用滚水洗澡,洗脚一法驱病,还说“穷人没药,滚水两勺”,以致延误病情而致死。针对此种情况,徐阶提倡中医治病,延请各县悬壶医家,设堂为贫困百姓诊脉处方,煎草药治病,渐渐推广。紧接着,徐阶就推出硬的一手,整治盗采银矿,不料,演绎了一场与恶势力的生死对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