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0年09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茸城旧闻
2010年09月24日

朱舜水为何不过中秋节


朱舜水书法作品

朱舜水纪念堂中的事迹陈列

朱之瑜(1600~1682年)字鲁屿,日本尊称为舜水先生,浙江余姚人。初从李契玄学,后寄籍松江,受业于朱永祜、张肯堂、吴钟峦等。清兵占领浙江后,王翊于四明山结寨抗清,朱舜水奔走各地,联络义军支援王翊。顺治四年至十五年(1647~1658年),他四次东渡日本借兵,以图恢复明室,均未成。途中辗转安南、交趾(均今越南)等地,历尽艰险。其间,南明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多次诏征授职,俱力辞不受。顺治八年八月十四日,王翊不屈而死,朱舜水闻知后于八月十五日设祭,终身废中秋赏月,成就了一段佳话。

□记者 陈佳欣 整理

为友人不过中秋

弘光隆武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福王出走,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投降清军。福王败亡后,明室产生了两个领导力量,即唐王(朱聿键)政权和鲁王(朱以海)政权。不久,清兵攻取福建,杀了唐王。此时,鲁王率领部下进占南澳岛,然后攻取了舟山群岛。这时候,朱舜水曾几次往返于日木与舟山之间。他之所以屡次去日木,是想借日本援兵资助舟山守将、兵部左侍郎王翊,以恢复中原。鲁王监国五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朱舜水以51岁高龄又一次飘浮东海去日本,不料被清兵发现。清军白刃合围,逼迫他髡发投降,但他谈笑自若,毫不惧怕,誓死不降。同舟刘文高等人被他的义烈所感动,驾舟将他送回舟山。

次年,52岁的朱舜水又去日本,以后又由日本到安南。当他正要从安南返回舟山时,舟山和四明山寨都被清兵攻陷了。鲁王走避厦门,舜水的最好师友王翊、朱永佑、吴钟峦等人,也都先后为国殉节。尤以王翊死事最惨,足以表现民族气节。据全谢山《鲒奇亭集·王公墓碑》记载:王翊,字完勋,浙江慈溪人,徙居余姚。监国二年,他聚兵结寨以屯,蔓延四明八百里,气势颇大。朱舜水和王翊深相缔结,两人经常密商恢复明室的方策。由此,朱舜水视王翊为平生唯一知友。监国六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七月,王翊在清军围寨数月后,顽强抵抗,最终被清军所执。他被擒后,在狱中每日“从容束帻,掠鬓修容”。临死前写绝命诗云:“平生忠愤血,飞溅于群卤”。书毕,引笔掷向清帅面孔,仰天大笑:“我要叫你们见识见识汉官的威仪。”清军因怀恨他的积年顽强,许多人集合起来,用乱箭将他射死。但他至死挺立胸膛,面不改色,壮烈牺牲。王翊殉节那天,正好是旧历中秋节。消息传来,朱舜水大为悲痛。他说:“中秋为知友王侍郎完节日,惨逾柴市,烈倍文山。仆至其时,备怀伤感,终身遂废此令节。”还说:“十五日为知友王侍郎殉忠之日,此日不喜接见一客,亦不至于谈笑。”朱舜水对亡友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

迟到的玺书

由于国事日益危急,鲁王在监国九年(1654年)降诏征召55岁的朱舜水。但因他东西飘泊,住处不定,玺书辗转两年后才到他手中。鲁王在书中责备他“托谕占城,去而不返,背君苟免,史氏讥之。”希望他尽快回国效力。朱舜水手捧诏书,唏嘘慷慨,想立即转赴思明(今厦门)返回舟山,但苦无交通工具,困于安南。他只得先回复鲁王一封信,陈述他历年海外经营,筹资觅饷的苦心。他在丁酉《谢恩奏疏》中说:“去年委曲求济,方附一舟。意谓秋末冬初,便可瞻拜彤墀,伏陈衷曲。臣数年海外经营,谓可得当以报朝廷,当与藩臣悉心商榷,不意奸人为梗,其船出至海口,半月而不果行。复收安南,愤结欲绝。”这说明朱舜水在海外数年间,为恢复大明河山,时时辛劳、日日经营。在他苦心策划下,终获一救国良策。“今谋之十年,方喜得当,意欲恢弘祖业,以酬君父,以佐劳臣。”虽然其中秘密如何,今无从考察,但由此可见舜水对明王朝一如故往的赤胆忠诚。

急于早日回国尽忠报效的朱舜水,终于在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正月,等来了日本船,准备乘舟渡海归国。但不料在二月遭安南供役之难,被羁50余日与死为邻。是年朱舜水已58岁,为铭记这段老年之难,他逐日记有日记,并取“庶人召之役则往役”之义,名所记为《安南供役纪事》。

安南之难

安南的经历在朱舜水的整个生涯中,犹如飓凤一般,突然袭来,但又倏忽而去。然而,它却折射出朱舜水为维护大明王朝声誉而不卑不亢,视死如归的高尚人格。

当时朱舜水滞留于安南时,恰逢安南国王需要识字的人供书记之役,有人推荐他,府吏便把他捉到官府,面试作诗写字。朱舜水不肯作诗,只写道:“朱之瑜,浙江余姚人,松江籍。因中国折柱缺维,天倾日丧,不甘获发从虏,逃避贵邦,至今一十二年。弃捐坟墓妻子,虏氛未灭,国族难归。溃耄尤焚,作诗无取。所供是实。”府吏把他拘囚起来,严密监视。数日后,安南国王在外营砂召见他,朱舜水不肯下拜异邦国王,激怒了国王和文武大臣。

第二天国王又召见他,这次满朝文武大臣尽集,另有数千人持刀环立,一派杀气腾腾。面对这些,朱舜水毫无惧色,徐徐步入。差官命他拜,朱舜水不拜。几人又写一“拜”字命他拜,朱舜水于“拜”字上添一“不”字,仍不肯拜。最后差官牵袖按令他拜,他挥而脱之还是不肯下拜。

国王大怒,一定要杀他。同行的人也都劝他拜。舜水却说,前天从会安来的时候,已经同亲友作过死别了。今日我为遵守明朝礼节而死,毫无遗憾。我死后,如可收尸,乞题曰“明徵君朱某之墓”。安南国王天天派人在朱舜水寓所附近杀人,先枭其首,再将骨肉剁碎,抛散满地,招致鸟鸢犬豕竞来就食,以此恐吓他,但朱舜水绝不被威逼所屈,始终不拜。

安南王威逼不成,又施利诱。他请舜水在安南作官,并以“太公佐周而周王,陈平在汉两汉兴”相诱。朱舜水坚辞不就,致书安南国王说:“瑜徒以天祸明室,遁逃贵邦,苟全性命,别无他图。如日中华丧乱,遂欲委质于贵国,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大王不以无礼诛之,而复以此伤义士之志,是犹与于杀之矣。”忠心赤胆,跃然纸上。安南王仍不甘心,又派人劝说舜水,要为他接取家眷,营造府第。对此,朱舜水答曰:“去家十三年,绝无婢妾,何有家眷?瑜役毕告归,必不留此,甲第何为?”铿锵之语,表达了朱舜水作为大明遗民,定要返回故国的决心。最后,安南王又派人写一“确”字,探问他的意思。朱舜水作《坚确赋》回报安南王,以表自己坚贞的志操。

朱舜水在安南的遭遇,证明了他不愧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生当民族危难之秋,却在海外保持了赤子之心。这诚如他自己所说:“仆事事不如人,独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似可无愧于古圣先贤万分之一。一身亲历之事,固与士子纸上空谈者异也。”他在安南的遭遇反映了他言行一致、坚贞不屈的人品。为此,梁启超称赞他:“先生方正强毅,镇静温厚,诸美德皆—一表现,实全人格之一象征也。”

为保名节东渡扶桑

由于屡受挫折,朱舜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但他抗清的意志至死不衰,复明的决心始终不变。他继续奔走海上,“雅有意于经历外邦,而资恢复之势”。他时时以国事为念,“审察时势,密料成败,故濡滞沿海,艰厄危险,万死如发。”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和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北伐。60岁的朱舜水应郑成功的邀请,参加了这次战役。收复瓜州,攻克镇江,他都是亲历行阵。但这次行动最终遭到了失败。朱舜水衡量当时的局势,不禁浮起了一个悲壮的观念:声势不可敌,失地不可复,与其在内地做异族的奴隶牛马,不如蹈海全节,以保存民族正气。于是,他学鲁仲连不帝秦的精神,东渡日本,留居长崎。当时这位老人已经“饮泣十七载,鸡骨支离;十年呕血,形容毁瘠、面目枯黄”。

朱舜水定居日本后,每日向南而泣血,背北而切齿。正如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所描述的那样:

海外遗民意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

终身和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

他的初衷是“闭门扫迹”,暂时避难,流亡日本之初并没有终老的打算,只想“暂借一枝,栖息贵邦,衣粗茹藿,操婢仆之役,所冀天下稍宁,遄归敝邑。”自称“亡国之遗民,来此求全……”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也”。

日本友人安东省庵作诗赞曰:

“远避胡尘来海东,凛然节出鲁连雄。历忠仗义仁人事,就利求安伞俗同。昔日名题九天上,多年身落四边中。鹏程好去图恢复,舟楫今乘万里风!”

梁启超先生在朱公年谱的附录中说:“我做朱舜水年谱在他死后还记了若干条,那是万不可少的。他是明朝的遗臣,一心想驱逐满清,后半世寄住日本,死在日本。他曾说过:满人不出关,他的灵柩不愿回到中国。他自己做了耐久不坏的灵柩,预备将来可以搬回中国。果然那灵柩的生命,比满清还长,至今尚在日本。假使我们要去搬回来,也算偿了他的志愿哩。我因为这一点,所以在年谱后记了太平天国的起灭及辛亥革命、清室逊位,直到了满清覆亡,朱舜水的志愿才算偿了。假如这年谱在满清做,是做不完的,假如此类年谱没有谱后,是不能成佳作的。”

◆本版由松江报社、区史志办合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