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社区新闻
2010年12月22日
莫让“小尾巴”坏了好名声
□周诗旻
申牛路、茶苔路路况不佳,松浦三桥护栏低矮,新造公路交通设施未齐备,《松江报》近来报道的这些问题,让人感觉如鱼刺鲠喉。仔细思量后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政府便民实事工程留下的“小尾巴”。事情虽小,麻烦可不小,便民不成反“碍”了民,一片好心却落了埋怨。这类问题何以层出不穷?问题的症结在哪?笔者想就此发表一下拙见。
其一,古语云:兼听则明,偏听则蔽。相关部门能否在工程规划、设计时,多一点调查研究,少一点想当然,多征询附近的老百姓的意见,指不定也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其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规划得再好,还得靠实践说话,所以工程开工后眼睛不要挪开,要盯紧,发现问题、找到岔子不能客气,要及时调整、甚至更改设计。其三,工程完工后,别急着“包扎”放进礼盒给百姓献宝,还得看看现场情况,问问百姓意见,听听媒体呼声,尾收了没?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尾巴没收好,忙了那么久、那么辛苦,却在最后掉了链子,白璧微瑕,不免让人遗憾。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心态问题。笔者认为,当下个别部门的个别人员仍然残留着一丝大老心态,好像为民办实事是对老百姓的一种恩赐,一种恩典——既然是我友情赠送的,你们白拿的,那我把工程做好了就完事。至于后续,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恕我不伺候了。笔者希望有这样心态的人,要转变心态,别再把自己“供奉”成“大老爷”了,要多想想资金取之于谁,又是谁把权利交给自己的。各部门都要建立起问责机制,把实事工程从头盯到尾。
行百里者半九十。衷心地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售后服务”工作,重视便民工程的“小尾巴”,莫让小小瑕疵坏了为民办实事的好名声。
链接:
旧版数字报
◎ 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38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