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3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云间教育
2021年03月04日

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区教育局基教科工作人员朋玲艳支招

“时间都去哪儿了?”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出这种感叹,由于时间管理能力不同,人们最终的收获往往不同。对于孩子们来说,时间管理能力会对其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小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呢?区教育局基教科工作人员朋玲艳提出了以下建议:

留出一些自主时间

“其实时间不会因个人意愿而稍作停留。我们需要管理的是我们和时间的关系,提高时间的使用率,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多彩,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朋玲艳说。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时间。有的家长认为要把孩子在家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其实这样孩子反而会在学习时偷偷挤出时间来玩,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边写边玩等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习惯。与其这样,不如预先留出自主时间,让孩子调节好自己的节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小学生为例,平时每天给孩子一小时自主时间,周末能有一天自主时间最佳。这个自主时间就交给孩子,他想做什么由自己来决定,父母可以参与商量时间如何分配,引导孩子利用这些时间做有益身心的事情,增强孩子自主管理时间的意识。

及时肯定激发动力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训练。首先,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列出任务清单。美国时间管理学专家科维博士提出“四象限时间管理”法,认为事情可以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归纳到四个象限,分为重要且不紧急的事,重要且紧急的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和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家长可以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帮孩子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分类,第一类(重要,紧急且重要的事),第二类(次要,包括紧急不重要和重要不紧急的事),第三类(一般,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例如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自主时间、完成学校作业等属于紧急而重要的第一类,适当的运动、朋友相聚等属于次要的第二类,其他如课外作业、练琴等属于一般的第三类。按照这个顺序,跟孩子一起确定任务完成的顺序,比如,首先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然后是保证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时间,最后是适当的运动,如果还有时间,可以是课外作业、练琴等。当然,每个家庭可以根据孩子能力、兴趣等来自行安排,最终目标是有效利用时间。家长可以通过一周的观察,帮助孩子设定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

其次,及时肯定孩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奖励双管齐下。根据一周的观察、整理,把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清单,告诉孩子完成每一项任务都有标准时间(根据测算的时间和孩子的实际时间来确定,需要孩子认可),并与孩子沟通后确定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标准,以及达成这个标准后给予什么样的鼓励(可以是小星星,积累多少小星星可以兑换孩子想要的礼物),最后剩下的时间都将成为他的自主时间,让孩子感觉他提前完成任务是值得的,从而愿意发挥自己的潜力,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

最后,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当家长给孩子奖励小星星时,至少要挑一颗小星星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引导孩子把好的行为与自己的主观努力相结合,激发孩子的成就感。随着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强,他做事情的内驱力就会慢慢提高,对外在物质的依赖就会慢慢降低。同时,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他们在完成任务时,在争取小星星或礼物时可能会出现不能坚持、放弃或不感兴趣的情况,这时家长就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复盘已制订的计划(礼物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目标是不是太高,家长是不是按自己的想法提高了标准),然后再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