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3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1年03月04日

赶鸭子下水

赵盛基

明代的吴廷翰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名叫《观鸭说》,记录了发生在他家里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他家里刚孵出不久的一群雏鸭接二连三地死了好多只,他心中不悦,就埋怨家僮:“好端端的鸭子都被你养死了,能不能尽点儿心啊!”家僮很委屈,顶撞了吴廷翰一句:“怎么能怪我呢?鸭子喜欢水,可久旱无雨,池塘干涸,连水都没有,哪有鸭子的生存之地?本来是水里的动物,整天养在箩筐里,怎么能不死呢?”见吴廷翰将信将疑,家僮说:“不信咱就试试。”

恰巧,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雨,院里的池塘积满了水。家僮请示吴廷翰:“咱们把小鸭子放到池塘里试试如何?”吴廷翰说:“好!我正想看个究竟。”于是,家僮就把装雏鸭的箩筐搬到了池塘边,然后,放倒箩筐,雏鸭一个个从里面走了出来。

初次见到水的雏鸭似乎有些害怕,只是在岸边走来走去,没有一个敢下水,直到家僮找来一根竹竿,才将它们驱赶到了水中。

进入水中,雏鸭的天性完全释放了,有的优哉游哉地四处游荡,有的在浮萍水藻间嬉戏玩耍,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戏水,在自由自在的天地里各显神通,乐不思蜀。眼见天黑了,家僮想把它们抓回箩筐。可是,抓了这只,跑了那只,怎么也抓不完。有些为了躲避被抓,就躲进了草丛。面对这情景,家僮很无奈,吴廷翰则说:“算了,由它们去吧。”

就这样,小鸭子们无拘无束地在池塘里生活着,短短几天,体重就增加了三倍,而且个个身强体壮,再也没有发生死亡的情况。

通过养鸭这件事情,吴廷翰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什么,只有顺应天性,顺从自然,适应环境,万物才能健康生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