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1年04月14日

年近花甲复旦进修 耄耋之年重上讲台

——记佘山镇老共产党员杨从耘

□记者  李于伯

在佘山镇河北路一栋普通民宅里,83岁的杨从耘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修改一篇名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的文章,这是他最近专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写的一篇演讲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将到佘山镇的江秋新苑、佘北家园、新镇村等地讲主题党课。杨从耘告诉记者,这只是初稿,他已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讲党史可不能信口开河,得认真查阅资料,要有事实、有依据。”每次党课,他都精心准备,力争让党课上得既有“党味”又有“鲜味”。

作为佘山镇社区党校讲师团成员,杨从耘虽然年至耄耋,但依然活跃在各种党群活动中,用自身的经历、对党的理解,通过一堂堂生动的党课,让青年党员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历经艰辛成为一名党员

1938年,杨从耘出生在浙江宁波南门外一个小村子里,父亲则在上海一家杂货行担任采购及押运工作。4岁那年,母亲和哥哥因病相继去世,父亲只得将他和姐姐带到上海。后来父亲失业,做起了小贩。为了生计,13岁的姐姐进了香烟厂,5岁的杨从耘每天跟着父亲去批发市场捡菜皮和柴火,菜皮捡回来当菜吃,柴火捡回来烧饭。

随着年龄增长,父亲将杨从耘送去读书,但由于交不起学费,常常读几个月就被学校赶出来,于是只能频繁更换学校,上到小学4年级就换了7所学校。10岁那年,杨从耘的父亲因脑梗瘫痪在床,为了给父亲治病,一家人花掉了全部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1953年,父亲病故,姐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在舅舅的资助下,杨从耘进入原川沙县中学学习。“那时候,因为解放了,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里每个月能享受国家发放的8.4元的甲等助学金,扣除每月的伙食费,剩下的钱还能用来洗澡、理发、买生活用品及文具。”杨从耘回忆说。

1955年,杨从耘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放弃了保送机会,在原川沙县城南区江镇乡朱王村当了农民,白天干活,晚上在民校当老师帮助扫除文盲,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1956年秋季,杨从耘应征入伍。在部队的4年中,他多次获得嘉奖,还因技术革新成绩突出被推选为代表,参加空军系统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1960年,杨从耘复员回到川沙。1962年初,他从川沙迁居到佘山,在佘山,他学会了播种、插秧、耥稻、耘稻、收割、脱粒、晒谷等农活,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1965年,杨从耘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56岁取得复旦大学文凭

1971年,杨从耘被安排进佘山供销社工作。1984年,他开始担任供销社职教老师,负责职工的双补及中级营业员培训。在全市供销系统双补及中级营业员的统考中,佘山的及格率居松江第一。正因为如此,杨从耘被借调到县供销社宣教科负责全系统的职工教育工作。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47岁的杨从耘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1985年,杨从耘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每报一门课,他都会先仔细阅读考纲,掌握这门课的重点和难点,再通读教材,绘出树形图,标明章节和页数,并认真做好笔记、完成作业。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做到彻底掌握,确保考试合格。1991年,杨从耘通过自考顺利拿到专科文凭,但他并没有自满,而是继续报考了复旦大学成人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本科。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常工作、学习到半夜才睡觉。“我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苦苦奋战了9年,最终在1994年取得复旦大学的本科文凭。”而那一年,杨从耘已经56岁了。

82岁重新走上讲台讲党课

退休后,杨从耘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发挥余热,在泖港、佘山、叶榭、小昆山、泗泾等地的十多个办学单位继续给学员们上课,直到2016年78岁时因为听力下降,与学员交流发生障碍,他才离开了自己所热爱的教学岗位。

一个偶然的机会,佘山镇陈坊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倪呈珺在社区党群服务站的党员书画室里了解到杨从耘的经历,让她惊叹不已。“杨老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来讲‘四史’再合适不过了,而且他讲的都是身边事,大家也很熟悉。”在倪呈珺的推荐下,82岁的杨从耘成为佘山镇社区党校讲师团成员之一,重新走上讲坛,继续发挥余热。

杨从耘告诉记者,从一名流浪儿到人民教师,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要趁现在还走得动,为社会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我没有丰功伟绩,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但我要让周围人感觉到,共产党员就是不一样。”去年,在佘山镇的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杨从耘如是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