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1年04月14日

全国劳模陈永康的故乡打铁桥村如今大变样——

美得像个大花园 城里人来都羡慕

□记者  牛立超 实习生  徐斐斐

“我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村里从来没有这样漂亮过,像个大花园,城里人来了都羡慕。”家住车墩镇打铁桥村的老人侯菊英今年已经80多岁了,一大早她就来到新建的口袋公园,与老姐妹一起遛遛弯,活动一下筋骨。说起村里的变化,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

打铁桥村是全国劳模、水稻专家陈永康的故乡,这里南临黄浦江,气候温润、景色优美。与很多农村一样,因为涉及动迁,很多村民都搬走了,只剩下100多户以老人为主的农户。房子年久失修、道路坑洼不平、村民的菜园子与鸡鸭棚随意搭建……环境面貌与新农村的形象大相径庭。

去年8月开始,车墩镇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铁桥村作为试点之一,积极响应号召,制订改造方案,全民总动员,短短几个月便旧貌换新颜。

如今走进打铁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创意彩绘墙了,憨态可掬的熊猫、水上泛舟的春景……一面面墙壁变成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成为打铁桥村的风景线。村民们每天走在路上,如同漫步在美丽画卷之中。“一墙一风景、一墙一创意。”打铁桥村党支部书记孙炜告诉记者,每幅墙画都是根据农户的特点和喜好点对点量身设计的。一年四季的农耕画面,挖掘的是打铁桥村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让人入眼入脑更入心。

除了打造村口景观、绘制创意彩绘墙,打铁桥村还把宅前屋后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安装了40多盏古香古色的路灯。原来的荒草地、废弃地也被整理出来,新建了休闲广场、口袋公园和停车场。休闲广场还添置了一套健身器材,村民们茶余饭后都会来活动一下,享受运动的快乐。到了晚上,村民们聚到这里跳跳广场舞、聊聊天,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口袋公园里一处古色古香的亭子格外显眼,上面写着“知鉴亭”,有“知百姓疾苦而明鉴为政”之意。孙炜介绍说,村民很喜欢坐在亭子里唠嗑,村干部就把“办公桌”设在这里,走到他们中间听取他们的意见,在点位上解决村民的需求。农村环境改善了,住在城里的晚辈们周末回来也更频繁了,看老人的同时体验一下田园生活成了放松身心最好的方式。

“心里乡愁,梦里老宅,画里打铁桥,这就是我们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时秉持的初心。”孙炜感慨地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画都寄托着大家对家乡的情感,通过整治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一幅新画卷正在打铁桥村徐徐展开,然而整治之初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孙炜至今印象深刻。

整治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拆除违法建筑,可是很多老年村民的生活习惯已成定式,宅前屋后的堆物在他们眼里都是“老宝贝”,舍不得丢弃。孙炜就带着年轻的村干部一次次登门劝说,同时从细微处着手一点点改变,让村民感受到了好处,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很多村民甚至愿意花上几万元钱主动修缮屋顶,让自家的房子与村里的整体环境相匹配。

乡村美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打铁桥村地理位置优越,很多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会选择来村里租房子住,环境改善之后,租户明显多了,房租也跟着涨上去了。“项目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工作没有结束。”孙炜告诉记者,在这次整治过程中,村里还预留了资源,接下来将听取更多村民的诉求,继续做好点位打造,服务好村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