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腰泾村“徐虎”
——泖港镇党员夏明德为民服务的故事
夏明德
为村民修补雨鞋
上门修理燃气灶
为村民磨刀
□记者 韩海峰 摄报
到了泖港镇腰泾村,提起夏明德,熟悉的人并不多,但是说到大白弟,屋前舍后的人都凑上前,多数会竖起大拇指夸他:“大白弟热心肠,帮了大伙不少忙。”
村里名人“大白弟”
4月,走进腰泾村,紫云英、油菜花、蚕豆花花开正艳,村民们在田间屋后挥锄舞锹耕作正欢。“你好,请问夏明德住哪?”因为不认识路,记者向村民们打听起地址。“谁?夏明德?”“老夏,就是大白弟。”“你找大白弟啊,他现在不在家,在修东西呢,忙得很,顺着东边那条路一直往前走,就能找到他。”按照几位村民指的路线,我们穿过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来到了一座房屋背后。“滋滋滋”,一阵刺耳的电焊声闯入耳朵,转过屋角,我们找到了要采访的对象夏明德。
夏明德正侧着头弯着腰,戴着电焊面罩,一手拿着电焊,一脚踩着一把锄头柄,对断裂的锄齿进行焊接,几分钟后他把锄头翻了个身,对断裂的另一侧进行焊接补强。夏明德的身旁停着一辆三轮车,车厢上错落摆放着抛光机、磨光机、充电钻和一些小型工具,在他背后则是几间平房,这里是腰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是“大白弟,小修修”腰泾村党员志愿服务岗所在地。每周三下午1时-3时,夏明德都在这里为村民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夏师傅,今天修的东西多吗?”“喊我大白弟就行,亲切,今天还好,这锄头是第三件。”“这是谁的锄头啊,怎么不见人呢?”“小掘石村民小组王阿婆的,她放下锄头就到田里忙活去了,回头再来拿。”正说着,村民庄道林走了过来,指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说:“大白弟,你看这把刀还能修吗?”“锈了也钝了,刀身厚度还行,还能磨一磨。”夏明德回完话,拿出抛光机,忙活了一阵后,菜刀焕然一新,不仅锈没了,银白色的刀口经过打磨变薄后,显得更加锋利了。“哟,蛮好蛮好,这手艺真是没的挑剔,本来没用的刀,给你修得跟新刀似的。”收起刀,庄道林骑上自行车,转头连道几声谢,这才走了。
虽说志愿服务岗时间写的是下午1时-3时,但来的人多少说不准,维修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上次有辆三轮车需要修,一捣鼓就两三个小时。修水泵也是,也得两个小时左右。”谈到维修时间,大白弟总嫌时间跑得太快。平均下来,大白弟一下午要修五六件器具,通常会忙到5时以后。而对于来不及修的,他则会记录在本子上,回家修好后再让村民来取,近的他就直接送过去。翻开破旧的记录本,只见最新一页上工整地写着当天未完成的工作:朱江花菜刀一把没有修,胡光药水筒一只没有修,金星雨靴一双没有修……
愿做一颗螺丝钉
夏明德出生于1944年,那是一个物质十分贫瘠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是当时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夏明德打小爱敲敲打打,家里铝锅坏了,他就叮叮当当敲打给换上一个新底;搪瓷面盆开裂,他就补上一块“铁皮”,用电烙铁焊接使其“起死回生”。1972年,夏明德进入原腰泾大队农机厂,成为一名修理工,柴油机、拖拉机、收割机坏了,他都能搭把手帮忙修。“当时大家都以种田为生,辛苦又忙碌,最后收成如何,那还得看天。拥有一技之长是被人羡慕的,手艺人么,有一技之长就会比别人多了个饭碗。”他回忆道。1988年,夏明德又成为个体户,专门把大脱粒机改成小型脱粒机,方便农民在田间地头搬运。1990年之后,他专门到泖港街头开起了维修铺。
在夏明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受一个人的影响很大,那就是和夏明德同样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雷锋。“我愿意做一颗螺丝钉”是雷锋1962年流传于世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也成了夏明德以后的座右铭。“机器就是由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结和固定才能运转起来的,我也愿意做一颗螺丝钉,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他谈到雷锋时表示。而正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专注和奉献的螺丝钉精神,1966年6月20日,年仅22岁的夏明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说到夏明德的助人为乐,乡亲们都会回想起2008年那场大雪。“那年的雪可真大,起码有10厘米厚,哪是路哪是田都不好区分,穿雨靴都无法出行。”夏明德回忆起那年的大雪也是记忆犹新。就在大家躲在家里避寒取暖的时候,夏明德的妻子陈惠珍却接到了隔壁范家村村民张老伯的电话。“电话打过来挺着急,说燃气灶坏了,做不了饭,细一问,说是家里其他人都在城区赶不回来。”放下电话后,陈惠珍有点不放心地对夏明德说,你这脚自小就有毛病,去那里有3里多路,别没帮到人,却把自己撂倒了,等雪小一点再去也不迟。“这哪行,人家打电话是相信我,何况,就一个老人在家,不去帮忙能行么。”夏明德说完,就收拾好工具走进了风雪中。
原本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夏明德一脚高一脚低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摸到了张老伯的家。“问题倒不大,燃气灶的电火花正常,给他换了个点火总成就好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夏明德云淡风轻地说。看到灶台重新燃起的火苗,张老伯一边道谢一边准备付钱,可发现兜里只有16元零钱。“我说够了够了,平时也就这个价,实际上不算维修费,材料费也还差一点,但快过年了,总不能让人家心里觉得愧疚。”夏明德笑着说。2008年的大雪已过去十多年,他的许多热心之举却一直留在了村民们的记忆里。
成了文明代言人
“像锄头、镰刀、钉耙这些,你总不能说有一点坏就扔了吧。”家住小掘石村民小组的村民封菊芳指着墙角的一些农具说。近年来,封菊芳家里受损的农具逐渐增多,不好用又舍不得丢,她很是发愁。而问及为何不去修,她的回答显得很无奈:“以前小维修铺多得是,现在稀罕得很,而且又远,我这把年纪很难把农具送到镇上修。”
与封菊芳有着同样烦恼的人在腰泾村不在少数,3.08平方公里的腰泾村有2200多人,常住人口108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00多人,老年人在常住人口中占比高达八成左右。腰泾村村委会副主任李伟伟说:“老人们大多生活都很节俭,对生产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很珍惜,家家户户都有点自留地,农活本来就粗糙了点,农具总不能坏了说扔就扔,所以说维修的需求量很大。”村里了解这一状况后,就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
就在村委会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去年4月,夏明德就主动找上了门。“我想每周给乡亲们修修东西,不收钱,看看能不能给找个维修的地方。”对于这个提议,村委会和夏明德一拍即合。经过商议,当月,夏明德就在掘石村民小组的一处睦邻点挂起了“大白弟,小修修”腰泾村党员志愿服务岗的免费维修招牌。封菊芳家离维修点也就几十米远,维修首日,近水楼台的她排到了长长队伍前的第一个。“这下再也不用担心东西没法修了,不过不收钱说不过去啊。”封菊芳拿着修好的锄头和没收下的钱不好意思地回家了。时间久了,大家也都清楚大白弟这钱是真不会收的,于是常在他家有事的时候去搭把手。
经过几个月的维修,夏明德擅长的维修物品都修得差不多了,不擅长的他也开始摸索起来。封菊芳的一双雨靴鞋底破了,送过来请夏明德修,修鞋他是第一回,一捣鼓就来回了两三趟。“大白弟的耐心没得说,头一次,补了后还有点漏水,他知道后上门给拿走了,修好后才让我拿回来。”封菊芳说。
去年6月份,腰泾村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委会第一时间将夏明德和他的维修铺纳入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能在夏明德身上找到。也正是他的付出,真正打通志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说,他是腰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最好的代言人。”李伟伟说。
影响更多“大白弟”
经过学习,夏明德逐渐掌握了修鞋等其他一些简易维修新技能。可是有一回,村民提出的维修活让他犯了难。“说是家里的电线坏了,让我帮助去修修,这可难倒我了。”提及此事,夏明德摇着头说。腰泾村村委会在走访排摸中发现,村民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问题。“村里除了农具等一些需要维修的,水电之类的日常维修需求也很大,而且老人居多,这些活确实需要有人来帮忙。”李伟伟表示,村里也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
就在这时,村民钱根云进入了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视野。今年56岁的钱根云,因为家里排行老幺,乡亲们至今都亲切地喊他“小弟弟”。钱根云是土生土长的腰泾村人,现在就在村里从事电工工作。“村里问我空闲时愿不愿意和大白弟一起为村里做点志愿服务,帮助宅前屋后的乡亲,我怎么会拒绝呢。”钱根云谈到志愿服务笃定地说。可志愿服务的活也不比正常的工作量少,特别是水电方面,甭管白天还是黑夜,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坏了就要马上去修。今年1月份的极寒天气,好几户村民家的水龙头被冻坏了,钱根云都是迅速赶到现场处理。“天太冷了,喷出来的水很快就结成了冰,先是凿开,然后再换上新的水管和龙头。忙的时候还不觉得冷,只要一停下来人就受不了,小弟弟的衣服也结成了冰,只见他不停地打寒颤。”谈到今年年初那次低温天气下的抢修,村民们都记忆犹新。
另外还有一名被吸纳进志愿服务岗的是村民王彩发,村民们都喊他“彩发弟”,他今年50岁,是腰泾村的一名保洁员,会一些泥瓦方面的手艺。村里哪家哪户窨井等方面出了问题,王彩发都会帮忙解决。
“大白弟,小修修”腰泾村党员志愿服务岗的队伍日渐壮大了,更多的“大白弟”加入让夏明德们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帮助的范围越来越广。谈到未来的志愿服务架构,腰泾村村委会的设想是:目前来说有技能的人员还比较少,最终的设想是,村民有迫切需要的时候,有人可以拉出去,帮忙把事情解决掉,让留在村里的人特别是老人生活得更舒心。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