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版:特刊
2021年07月09日

围绕“三区”布局谋篇 “后起之秀”再创辉煌

——访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姜山

广富林街道成立于2015年7月,作为松江区的“后起之秀”,依然在加紧建设、持续发展中。奋进“十四五”,街道勇担使命,牢牢抓住历史新机遇,围绕“社区、街区、园区”布局谋篇,以创新思路、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区域全面高质量发展。

 

抓牢机遇谋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松江区“十四五”规划,街道工作将聚焦松江新城“一廊一轴两核三片”的空间发展新格局集中发力。

“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广富林街道人才生态优势显著。”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姜山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升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松江新城“十四五”规划旨在构建实现松江新府城和松江大学城“科创、人文、生态”深度融合的“双城融合”核心功能区,作为驻松高校的主要所在地和资源承载地,位于广富林街道的松江大学城拥有7所高校、10万余名师生,丰沛的智力资源不仅能够在创新策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也将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加速发展。

“街道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与松江大学城密不可分,这是街道建设发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松江新城建设的中坚力量。”姜山表示,松江大学城高校数量多、科研能力强,属于稀缺资源,“距离2001年第一批高校入驻松江已有20年,如今,这些高校正在积极反哺松江,如何让这处人才高地真正发挥作用,共享新机遇、共创新未来,是街道发展的重点工作”。

广富林文化遗址、广富林郊野公园是松江新城“十四五”规划中西北部文旅融合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将以此为依托,加强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周边区域联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以今年投入运营的希尔顿和宰相府两大高品质品牌酒店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旅游休闲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会议服务等功能,提升辖区旅游服务接待水平。姜山表示,即将落成的“巨无霸”商业综合体——15万平方米的印象城将成为广富林街道文、旅、商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届时,印象城时尚潮流的文化元素将向周边区域乃至市区辐射,吸引年轻客群前来参与各类文、旅、商活动,形成虹吸效应。”

 

勇担重任谱新篇

“2020年制定的主要经济目标达到了200%的完成率。今年从前5个月的数据来看,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姜山说,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街道牢牢抓住了三个重要突破口:一是深度挖掘松江大学城高校智力资源和创新创业潜力,重点依托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两个国家级科技园松江分园,突出“科创”引领,致力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产业集群;二是面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优质高校资源,引入中国科技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和该校校友团队创立的实体公司入驻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以“研究院+”的模式,为中科大科技成果在松江实现转化提供智库支持和资本支持,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以创业比赛、沙龙、培训等形式,促活创业项目,重点扶持典型创业企业,支持其在充分自我发展的同时,发挥带头引领作用,聚集上下游产业企业,在广富林街道形成产业集群。

据介绍,松江大学城建设初期,街道基于“服务高校师生、推动地校融合、形成发展合力”的目标,主动跨前一步,建立“七色桥”党建联盟,聚焦校方实际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随着时机逐渐成熟,街道于2019年成立松江大学城双创经济小区和松江大学城高科技发展公司,助力高校创业项目、科研成果落地,完成了从党建联盟向经济共融的跨越。

姜山说,客观而言,街道可提供资源相对有限,为吸引企业入驻,街道重塑服务经济工作的战略定位、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制度体系,组建街道营商办公室,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店小二”,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开展高新技术潜力企业摸排,组织申报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在对接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需要在其他区域寻找落地企业的情况下,街道积极与其他街镇的经济小区、招商团队保持良好沟通,尽最大努力将这些企业留在松江,真正发挥出创新策源作用。

为了弥补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缺少成果转化承载空间的不足,为企业与人才提供多样化的配套服务,街道定下了“打造产、学、研、城高度融合的‘广富林双创城’”的目标。姜山透露,街道正稳步推进接管松江大学城体育馆周边裙房的工作,以此为契机,由街道与松江大学城毕业生典型创业企业共同主导的汇聚数字信息与安全产业上下游的“极客谷”呼之欲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