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1年10月14日

潜心“高材” 培育“人材”

——记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团队师生讨论实验问题。 通讯员供图

 

□记者 刘驰 通讯员 刘远康

 

东华大学有支材料“国家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们攻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制备出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要做就做国内没有的。”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这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瞄准重点领域,用心教学、匠心育人,潜心做科研,攀向一座又一座高峰。

 

“接地气的科研”突破技术壁垒

小到衣着服饰,大到国之重器,都离不开纤维材料。近年来,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功能与智能纤维的重大需求开展了系列工作。对他们而言,“为谁而做”是做科研的首要命题。“做接地气的科研”一直是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研究课题;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科研方向。

新冠疫情暴发后,普通防护服闷热不透气致医护人员穿着不适的新闻报道牵动了团队成员的心。开发出高效、广谱、安全、经济的抗菌抗病毒防护服,也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科研要对接国家战略,也要服务社会民生。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加急攻关防护用无纺布,仅用20天就完成“新冠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布局。他们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从而制备出一系列有限次使用的医用防护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该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件,建立相关标准4项,建成了国内首条生产线,突破国际公认高难度技术壁垒,实现了高端防护服生产和抗疫医用。

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号召,团队开设了新的研究方向,两位博士生连续攻关近两个月都未能取得进展,团队老师相恒学于是一起加入科技攻关,将室内气流、管子摆放位置、溶液配比到管内气流流速等细节影响因素都逐一试过并排除,炎炎夏日戴着防护面罩观察炉体内部生长高温环境的情况。最终,在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问题被攻克。

 

匠心育人打造奋发有为团队

对不少大学新生而言,博导似乎离他们很遥远,不过,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一入学就有机会与学院重量级教授交流学术。这得益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的“博导班主任”育人制度,大一新生刚入学就有机会走进实验室,七成的大二、大三学生都能参与课题研究。

东华大学2020级硕士生邱震铎大二时加入博导班主任课题组,在和团队老师反复讨论、不停实验试错中,逐渐明确研究方向和人生规划。谈起大学四年最不后悔的事情,他说是把大部分时间“耗费”在实验室,“如果没有真正做过课题,不和老师深入沟通交流,我就不知道做科研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坚定地做出读研的选择”。

作为一个研发高新材料的团队,学生始终是老师潜心开发的首要“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如何真正发挥科研育人实效?一直是团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育人课题。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最纯正的知识“干货”,团队邀请国内外材料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在实践教学中,将课堂延伸到专业实习,让学生既做得了科研又下得了车间。“实习好似一次‘魔鬼训练’,但却体验到了课堂上无法看到的企业生产流程,掌握了大量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白天在近40℃高温的工厂车间实习调研,晚上查阅资料、汇报交流,忙到十来点钟是常有的事,一位学生在实习心得中反馈。

教学之余,团队同样重视新教师的成长,提出“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三个“1”分别指团队导师、国外导师和企业导师,多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稳扎稳打地成长发展起来。获得今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提名奖的成艳华便是在这种帮带模式下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位青年教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