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占用林地审批意识淡薄、管护防护设施规划建设滞后,区政协委员建议:
加强林地管护助力乡村振兴
松江区林业资源丰富,是全市唯一一个有山林的地区,具有“九峰十二山”等自然林景。“十三五”末,全区林地面积达19.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57%,位列全市第二。
在调研过程中,区政协委员徐忠瑞发现,想要对标具有独立功能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和生态宜居之城的建设目标、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松江在林地管护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征占用林地的审批意识淡薄,导致一些项目建设存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的问题,占用了公益林地等林地资源;二是管护防护设施的规划建设滞后,布局也不够合理,现有森林防火等设施设备及材料明显不足;三是林地整体管养质量不高,尽管存在部分管护较好的林地,但整体来看,水平参差不齐;四是现有林地功能较为单一,目前松江很多林地属于封闭式,市民无法进入林地休憩娱乐,极大地影响了市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徐忠瑞委员指出,林地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地管护水平直接关系到林地的质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思想,以打造“上海森林城市”“生态松江”为目标,秉持生态惠民、努力构建“林城相拥”的城市森林体系,破解林业管护难题,徐忠瑞委员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要规范审批流程,实现占补平衡。各街镇、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建设占用和林地保有。林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审核流程,加强林政执法力度,对于不符合用地条件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已批准使用的林地,要定期组织现场跟踪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许可确定的地点、面积、范围、用途和期限核实具体使用情况。
第二,要科学规划布局,配齐管护设施。有关部门需依托全市林地总体规划等政策文件,结合松江区实际情况,科学布局管护设施及用房。根据林地的面积、交通和地形等因素,合理配备病虫害防治、森林消防等管护设施用房,推动林业日常管护作业机械化、标准化发展。针对现有设施用房,要排摸掌握建成时间、危旧程度、驻站人员、建设审批等基本情况,确保程序合法、运行正常。
第三,要加强人财保障,项目化提升质量。一方面要增加养护经费,参照金山、青浦、奉贤等区的林地(生态公益林)养护经费标准(金山、青浦为1000元/亩,奉贤为700元/亩),合理调整本区标准,建议增加至800—1000元/亩。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基层林业人员业务素质,探索市场化养护模式,打造专业化管养队伍。在加强财政、人力保障的基础上,推进一系列保育型林地工程,项目化提升林地管养质量。
第四,要坚持服务理念,拓展林地功能。以“生态惠民”为导向,充分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突出林地的人文价值,强化林地的“可进入、可体验”属性,拓展林地复合功能。要合理开发林地的景观游憩功能,注重“生态涵养保育”和“观赏游憩服务”功能的复合叠加。重点打造洞泾百花港、泖港黄桥村、石湖荡镇东夏村等一批市级、区级重点开放休闲林地,逐步实现“一镇一林”。在有条件的林地区域,配备相关设施器械,为市民提供良好健身、休憩、游玩场所,逐步满足市民郊野生态游憩需求。
(见习记者桂可欣整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