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工作专版
2021年10月22日

热烈庆祝松江第十个环卫工人日

传承红色基因 展示环卫风采

绿色环保守初心,栉风沐雨砥砺行,十年环卫,奋斗以成,依然任重道远,不负使命,唯有初心不改。

 

垃圾分类新时尚蔚然成风

十年来,垃圾分类新时尚蔚然成风,数年耕耘,成果显现,松江环卫人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以精细地“管”来推动精准地“分”。因地制宜规范源头分类,实现“一小区一方案”,定时定点投放逐渐成为松江人民的新习惯,全区828座生活垃圾房和1920个居住区投放点位的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凸显,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新时尚”的交流点。多样化的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手段,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使门店垃圾分类履责意识和分类实效不断提高。在“不分类、不收运”“湿垃圾一天两运”“超载停卡”等举措下,垃圾清运工作也日渐规范、有序、见实效。112辆湿垃圾收运车、299辆干垃圾收运车、28辆可回收物收运车、13辆有害垃圾收运车,穿梭在松江大街小巷,全面实现生活垃圾“投、收、运、处”全链条闭环模式。数年努力,久久为功,2019年松江区获得“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称号,垃圾分类新时尚逐渐变成了市民生活好习惯。

 

环卫精细化管理革故鼎新

十年来,松江区道路保洁紧紧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完善优化、革新突破,从“一把扫帚”到“组团式机械化保洁”,再到分时段、分区域的高标准“九步保洁法”,实现从“扫干净”到“席地可坐”的华丽转身,松江环境卫生质量综合考评连续14年位列全市郊区第一;公厕行业从建设为主到服务为主,在外观特色化、管理规范化、设施智能化和服务人性化上下苦功,“高温消杀”“谢天美‘三多六勤’差异化保洁”等管理模式脱颖而出,方塔公园北大门公厕、大学城文汇路公厕等获评上海市“最美厕所”称号,彰显松江的颜值、内涵和温度。

 

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日新月异

十年间,松江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原生垃圾填埋、到生化处理、再到外运老港的困境,最终完成了生活垃圾区内“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目标。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已郁郁葱葱一片绿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天马现代化综合园区内,日处置3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530吨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和1800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成、运行,全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得到有力保障。

 

环卫行业精兵层出叠现

十年来,松江环卫始终弘扬环卫行业精神、塑造行业文化,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弘扬环卫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吹响劳动技能竞赛的号角,在环卫人中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通过精准扶弱送教上门、理论加实操培训环卫精兵,打造一支有技术、有文化、高素质、年轻化的强兵。先后涌现出张卫英等3名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项树英、金燕等5名上海市“十佳城市美容师”。

松江环卫人,秉初心而笃前行,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下一个十年,运筹帷幄绘蓝图,蓄势待发谱新篇。

 

十年工作亮点

 

2012年,在全市率先设立环卫工人日,政府推出关爱环卫工人保障计划

2013年,试点启动低价值废品回收。197座公厕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厕

2014年,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湿垃圾一镇一站处置设施启动建设,四个街道湿垃圾收运实现车载称重源头计量。

2015年,商业路段试点推行门店垃圾上门收集,农村生活垃圾实施全面治理行动。

2016年,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厂投入运行。松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级验收。

2017年,城乡一体废品回收体系形成网络,道路保洁创新吸、扫、冲、巡组团式作业模式。

2018年,居住区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模式。方塔公园广场公厕和欢乐谷停车场公厕获评上海市首批最美厕所

2019年,沿街商铺全面推行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全区垃圾房开展标准化改造。

2020年,开展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和叠加式标准星级公厕评定。松江环卫获评上海市防疫先进集体

 

上海市“十佳城市美容师”

 

谢天美,1978年12月出生,广西岑溪人,自2016年6月进入上海净达环境卫生发展有限公司净翔环卫分公司以来,她热爱本职、礼貌待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秉承“以我心灵美,创造城市美”的环卫行业精神,勤恳工作给广大市民换来“舒心如厕”的好环境。

“优服务,暖人心”是她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和一份执着,谢天美每天坚持为过往市民提供一杯热水,在雨天为行人免费提供一把爱心雨伞,关注关心如厕市民,发现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解决……工作中的细小举措,饱受广大如厕市民的好评。谢天美同志曾荣获净达公司2014年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公厕保洁项目三等奖;2015年度净翔分公司岗位技能竞赛公厕保洁项目第二名;2015年度上海市市容环卫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厕保洁工中级工第六名;2016年度上海市绿化市行业环卫保洁企业劳动竞赛分赛区“十佳公厕保洁服务标兵。”

 

2021年松江区环卫行业劳动技能比武获奖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松江区生活垃圾清运服务,创新推动环卫新型洗车模式、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不断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2021年松江区环卫行业开展了生活垃圾清运车辆清洗技能劳动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广大一线作业人员在竞赛中勇当先锋,在比拼中奋发有为,行业技能比武出成果、见成效,有力提升了环卫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汇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2021年度松江区“最美厕所”

 

九里亭街道涞坊路580号公厕

小公厕体现大民生,作为满足九里亭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之举,九里亭街道对涞坊路580号公厕进行提升改造,完善服务功能,改善如厕环境。现代化的外观设计,智能化的管理设施,使之成为九里亭的“新风景”;第三卫生间新配置儿童马桶、洗手台、母婴台等设备,全面完善功能。公厕保洁上实施“一厕一长”,责任到人,提高了保洁和消毒标准,推行无接触式如厕,感应触发的新风除臭设备确保厕内实时通风。涞坊路580号公厕从细节之处彰显人文关怀,力求“人情味”和“科技味”。

 

方松街道市民广场公厕

市民广场公厕外观简约大方,室内摆放绿植,点缀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体现了公厕的绿色环保理念。公厕按照严格规定实行随用随保洁、随用随消杀。公厕内设施完善、标识清晰,除了最基本服务和设备外,还设有人脸识别取纸机、自动感应热水洗手、智能镜面等科技化设备。智慧公厕系统也为市民打开“方便”之门,优雅化妆区、第三卫生间均提供了更贴心的公厕服务。保洁一体化设备更是替代了传统公厕保洁模式,致力打造市民心中“最美公厕”。

 

佘山镇千新公路九江路公厕

佘山镇千新公路九江路公厕建成于2021年9月,内外兼修,智能化、人文关怀设施俱备。

外观设计有匠心。主体屋顶设计元素为山体的形状,契合了佘山人文地标。白墙之上层层叠叠的青山配合着挺拔的翠竹,两处花坛内栽种的绿植黄花,更赋予了这里一抹清新素雅。夜间配合着灯光点缀,不失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内部设施暖人心。除常规的男女公厕和管理间外,还配备了无障碍通道及相关设施。全套智能化感应冲洗设施让市民轻松“如厕”。设有新风空调系统以及通风设施带来新鲜空气,时不时还传来舒缓音乐,洗手台前的镜子既能显示时间更有LED灯光点缀。此外,全自动感应冷热水装置也令人倍感温馨。

 

方松街道泰晤士城市规划馆公厕

泰晤士规划馆公厕充满欧式简约风情,与小镇风貌完美融合,墙上挂有小镇宣传画,厕内花卉清香扑鼻,绿植生机盎然。除自动感应洗手池、烘手器、便民服务箱等基础设备,公厕还免费提供洗手液和热水,并设置智慧公厕系统和自动刷脸出纸、移动充电宝等智能设备。另外公厕还配置了中央空调、应急药箱、休憩桌椅等多样化服务设施,以及母婴室、微波炉等人文关爱服务设施。公厕严格落实“一客一保洁”,加强消毒频次,保证市民如厕安全。

 

泖港镇新宾路公厕

新宾路公厕地处泖港市民广场、双拥广场中间,与农贸市场隔路守望。沉浸于浦南小镇繁华区内,静静地矗立着这样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厕。它占地面积不大,小巧玲珑,一股“小巧美”扑面而来。走到近前,照壁中间一块圆形木栏和门框装饰,彰显着“古典美”。进入里面,第三卫生间、管理间、宣传屏、纸巾机、洗手池、男女厕一目了然,设施设备齐全,显示着“齐全美”。公厕内部的现代化气息与外部古风味形成独特的“反差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