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江旧时的典当业
邢砚斐
“白吃白壮,明年开爿典当”,这是松江人的一句老话。意为平时省吃俭用,盼着一朝发家致富。因为旧时典当行的老板财大气粗,所以松江人也就将开典当铺,视作富贵发财的象征。
松江地区,自清代同治年间起至1949年,先后开设典当33家。
其中西门外大街,是典当铺最多的地方,计有:恒升、全大、恒和、怡丰、正大、全丰、顺昌、仁康、德昌、恒益、元昌、同昌、义隆、森泰、振大、恒昌等16家;东门外大街有:信元、天和、公和、庆大、久大等5家;城内有:中华1家。泗泾镇有:庆余、祥和、协升3家;新桥镇有:同康、启新2家;叶榭镇有:大德1家;店址不详者:公大、鼎丰、泰源、源昌、东华等5家。
松江典当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是位于塔桥东首的“恒升”,该店创设于清同治七年(1868),抗战期间,松江典当业因战乱而歇业,恒升在战后率先复业,一直至1949年停业。
抗战前,松江的典当房建筑非常坚固,规模也很宏大。围高墙以防火患,设更楼以防盗贼。靠街石库门,内置屏风(俗称遮羞牌),屏风中间书一个大大的“当”字,当字上面是店号。店堂宽敞,柜高与人齐,朝奉向外,写票居中。店内关帝厅、会客间、包房、账房、钱房、饰房、厨房、柴间、灰间一应俱全。
位于松江中山西路336—376号的“徐氏当铺”,是松江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当铺建筑。临街为门厅,后二进为当铺楼、库楼和宅楼。楼高大坚实,库楼墙厚窗小。楼为硬山顶形式,有奇小的三山屏风墙。从保留下来的建筑中,可一窥往昔典铺的形制规模。徐氏当铺的正式店号是“正大”,始设于民国初年,架本(即典当贷放资本的总额)4万元,利率2分(即月利2%)、典当期限18个月。“正大”当铺歇业于1937年。
由于松江当铺分布广泛,当业兴旺。为方便同业之间典当架本的拆借,扶助本地典当业的经营发展,1921年,杨树康等人设立“松江典业银行”,总部位于松江马路桥西侧。1936年在上海市区汉口路636号设立分行。抗战期间总、分行被迫停顿,1946年7月3日,总、分行同时复业。因遭受战乱,松江典当业损失惨重,松江典业银行遂将业务重心移往市区。
典当行业中的店伙,分别称作:账、包、钱、饰,朝奉、中缺、小郎以及更夫、厨子。朝奉有头柜、二柜、三柜之分;中缺有写票、卷包、挂牌之分;小郎有学生一、二、三之分,循序升级。当与赎的业务由朝奉专管,如有误当,要负责赔偿。账房管账、包房管包、钱房管钱、饰房管饰,各司其职。学生从业,需拜管包的为师,先进包房查包和整理,无事不得外出。伙计没有大过失,一般不得开除。
典当行的营业时间,也有规定:“辰开酉闭”。即每天上午7时开门,下午5时关闭。
典当业供奉的行业神,有财神、火神、号神。供奉财神和火神是为求财和防止火灾。而号神又称耗神、耗子神,即老鼠神。当铺不养猫,供奉号神,是独有的行业传统。平时每天由店伙、学徒上香、磕头,表示对老鼠敬意,免得各种贵重毛皮、衣料、绸缎、布匹遭受破坏。每月初二、十六由包房主持祭祀,祈求号神勿损我屋,勿毁衣物。而逢年过节时,供奉礼仪更加隆重。
此外,典当行业内所讲的语言,书写的文字,外人很难听懂、看懂。旧时典当行业形成的这种独特的文化,亦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