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1年11月17日

那天……

雷黎光

那天在小区道路上,已是80岁、身体硬朗的邻居王阿姨笑眯眯地走过来,招着手大声对我说:“老雷啊!你在《松江报》上写的《小花园里》的事情,我们几个老年人都看了呀!写得好!我们几个都讨论过,写得实事求是。现在啊,老人领小孩,有的一周领5天,有的一周要领7天,蛮辛苦的;有的人家第一胎生了男孩,就不敢生第二胎了;有的喜欢住娘家,不去婆家,娘家只能承包下来;还有亲家在外地的,帮不上忙;再有啊,外地来领小孩的老人更不容易!幸亏上面幼托的政策越来越好啊!老雷啊!我们都喜欢看这些身边的事情。”

那天家里的座机铃声响起,拿起话筒,80岁的老朋友老李在电话那头声音洪亮地说:“老雷啊!正在看你的文章《和老王聊天》,喜欢看,很亲切,知道了现在农民的小康生活。多写点啊!”

那天在小区里散步乘凉,75岁的邻居老顾,背心短裤,酒后的脸红扑扑,见我,站定了说:“老雷啊!每次看《松江报》,都是先找找有没有你的文章,你的文章和我们的经历有共鸣啊。你的文章,接地气,看了舒服,又想起了我们的过去。”

那天去兰桥食堂吃饭,70岁的老同事张老师走过来,说:“雷老师,又看了你在《松江报》的文章《母亲做的布鞋》,我原原本本读给我的母亲听,她听了几遍后,说,过去是这样的,很真实,喜欢听经历过的那些生活。”

那天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办主任、区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陆忠新同志看了我在《松江报》上的文章《蘸着泪水,记录着》后,在平台上发了一条留言这样说:“从这篇《蘸着泪水,记录者》的作品中,看到了松江区医务工作者队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表现出大无畏奉献精神的一组有血有肉的群像;看到了松江区医疗战线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果;看到了松江区退休老同志们,虽然退出了工作岗位,仍时刻关注着原工作单位和全区的发展,关注着人才队伍和青年干部的成长。我读了这位比较熟悉的老同志这篇饱含热情的文稿,似乎看到了此刻他的神情和内心。”

这一个又一个的“那天”,令我感动。更让我思考的是:《松江报》的读者群体里,有不少是中老年人,他们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之中,还向往和追求精神生活的富有;在文字里寻找生命的记忆,在文字里回味激情燃烧的岁月,因为这,他们的容颜虽然有了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的心里依然充满着热烈而诚挚的感情。而一个区级媒体能够得到百姓这样的追捧和热爱,更是少不了相关领导的重视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