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2年01月21日

人文松江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工程

——《人文松江创作、研究文库》总序

陆 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的家乡松江古属楚国,是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每次触摸到这片神奇的土地,脑海里最先跳出的信息,一定是那一长串震古烁今的名字:陆机、陆云、赵孟頫、杨维桢、袁凯、陶宗仪、徐阶、董其昌、陈继儒、陈子龙、夏完淳、王鸿绪、史量才、施蛰存、赵家璧,等等。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不仅有才,而且有品;不仅有品,而且有志。他们的才、品、志,无不着眼于家国情怀,无不奉献于社稷苍生,按今天的话来说,一个个都是“德艺双馨”的名师大家。

先世之风,延泽后代。古之华亭,今之松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为国为民之思,咏叹伟大的时代,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果。因此,在通过编撰“一典六史”(即《松江人文大辞典》《松江简史》《松江文学史》《松江诗歌史》《松江戏剧史》《松江书法史》《松江绘画史》)这套全方位记录松江人文历史和现状的大部头丛书,对松江的人文资源作全面梳理与系统归纳的同时,组织四海精英,对一些极为重要的时代际会、历史事件、世俗人境、物候民风,以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两种介入方式加以深入挖掘、悉心呈现,为今天的读者、后世的研究者留下诠释松江精神的范本,也是不得不做的事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人文松江创作文库》与《人文松江研究文库》应运而生,并成为松江“一典六史”编辑部另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

从《人文松江创作文库》入编书稿的要求看,凡描摹时代之变、讴歌国家之进、激励奋斗之志、催生创造之力、回应人民之呼、礼赞发展之果的精品力作、新人佳作均可入编。而以戏剧作品《松江历史名人五部曲》为开篇之作,则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松江自古以来就是戏剧之乡。中国戏曲成熟于宋代,其时华亭县所属的青龙镇已有勾栏艺伎的歌舞表演。元代,松江演出兴盛、名伶辈出,更出现了以陶宗仪、夏庭芝为代表的戏剧理论家。《青楼集》记载了元代戏曲艺人的生存状态,而《南村辍耕录》则录述院本名目690种,留存了重要剧目的原型史料。明代,《绣襦记》《焚香记》和“博山堂三种曲”等由松江剧作家创作的传奇享誉剧坛;何良俊提出的“本色”“当行”说、陈继儒提倡的“至情”与“奇巧”,至今仍为学界所重;热衷收藏元剧的董其昌促成了元明戏曲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园古今杂剧》的刊梓,而他与汤显祖书信往来、惺惺相惜的故事更是被后人传为美谈。清代,《雷峰塔》一枝独秀,《劝善金科》与《昇平宝筏》开宫廷连台本戏之先河;更有《长生殿》盛大排演,洪昇亲临松江指导,历三昼夜始毕;在戏曲理论的著录上,俞粟庐有《度曲刍言》面世,对昆曲的传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民国的松江剧坛热闹纷呈,远近闻名的“滩簧码头”为1941年本地滩簧“申曲”发展为沪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松江戏剧持续发展,人才辈出,作品丰硕。基于如此优厚的演艺传统,推戏剧集为首卷,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其二,所选五部剧作中的主人公,都是松江人中的翘楚,其中徐阶、董其昌、陶宗仪、侯绍裘的艺术形象已在近年先后与观众见面,陆机也即将走上云间剧院的舞台。同时,《徐阶》刊载于《剧本》月刊2015年第3期,为国家艺术基金、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获第31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董其昌》刊载于《戏剧文学》2020年第7期,为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并获第35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侯绍裘》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刊载于《剧本》月刊2021年第7期;《陆机》也是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客观地说,这些剧作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如今通过结集出版来仰先贤、励后学,在我看来,应该是其最恰当的留存于世的方式了。

其三,众所周知,戏剧具有得天独厚的形象性和观赏性,“其化人也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起到娱乐和教化作用。陈独秀在《论戏曲》中甚至这样认为:“戏曲者,普天下人类所最乐睹、最乐闻者也,易入人之脑蒂,易触人之感情。故不入戏园则已耳,苟其入之,则人之思想权未有不握于演戏曲者之手矣。……由是观之,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陈先生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道理是对的。因此,首卷推出戏剧集,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当然,“创作文库”也必定会兼容文学艺术的各种体裁,以展示各路才俊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炽热情感与出色才华。

从《人文松江研究文库》入编书稿的要求看,凡涉及松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伦理)、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产业文化、语言文化、法律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等形态的优秀研究成果均可入编。

创作与研究,被称作文化之两翼。创作是研究的根本,没有创作,则研究无法展开;没有研究,则创作的成果得不到深入的探讨,而创作的良性发展、提升,也有赖于研究的助力。很多时候,创作者或湮灭无闻,或张冠李戴,而唯有在前人的笔记中还能找到些雪泥鸿爪,还原真相。王国维钩沉前人笔记小说中记录的演出情况,方成皇皇巨著《宋元戏曲史》。没有录音录像的古代,世间百态的生活细节,仅能从前人的文字中去爬罗剔抉,如果前人对当时的演出状况一无所录,今人又何以能想象古人的剧坛盛景?夏庭芝的《青楼集》记录了元代几个大城市100余位戏曲女演员的生活片断,其在戏曲史上的价值不亚于钟嗣成的《录鬼簿》。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除了小说、书画、戏剧和诗词本事的记述之外,还有关于宋元两朝的典章制度、史事杂录、文物科技、民俗掌故的丰富史料。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记述,我们对于过去先民的怀念才不至于只停留在想象上。

正因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人文松江研究文库》首卷推什么,就显得举足轻重。几乎不假思索,我一下想到了朱恒夫教授。恒夫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二级教授,中国戏曲史论研究的权威,民俗学、地方文化史研究专家,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且对人文松江建设有感情、有研究、有贡献。由他来组织研究团队,对以往松江地方文化史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分专题进行重点研究,逐个探究,应是不二人选。果不其然,恒夫教授很快邀约了一批学界名宿,有著名农史专家曾雄生研究员、著名戏曲史专家俞为民教授和程华平教授、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程兴林研究员、文史专家戴燕教授、古代文学专家吕双伟教授、语言学家鲁国尧教授等,以《江南文化的样本——松江》为题展开多维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深入探讨松江及毗邻地区经济、宗教、文化、教育、艺术、风俗等历史的高水平学术专著,借此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松江的过去,更好地把握松江特有的文化风貌,更好地体悟松江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品格,更好地理解“人杰”辈出的松江之“地灵”的真正内涵。

由此想到,当年夏庭芝、陶宗仪的研究是自发、偶然的个人行为。而今天,在中共松江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地去做这件事,躬逢其盛,何其荣焉!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创作也好,研究也罢,我们强调历史的梳理,我们更重视现代的记录;我们倚重学养深厚的名家大咖,我们也特别关注锐意进取的青年学者。我们努力做到每一次创作、每一项研究都要成为精品。即使不能够给松江文化以精准的概括,至少要给后世留下可以信赖的研究基础。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松江研究和松江创作的系列成果,作为“一典六史”的补充,献给那些一直默默关注我们前行的父老乡亲。

我想,如果将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条波涛翻滚、气势不凡的大河,那么松江文化就是这条大河中一朵绚丽多姿的浪花,正是朵朵形态各异、与众不同的浪花,才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滔滔洪流。我国前贤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见,中华文化的巨川虽然有大模样在,想要捕捉这具体的一朵朵浪花又何其难哉!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通过记录、研究、创作,尽可能地保留松江这一江南文化的样本,从而更多地守住中华文化的身姿与根脉。正因如此,我们希望,后人在看到这些成果的时候,不仅对过去的松江刮目相看,更对今天的松江刮目相看——“上海之根”松江了不得!是的,这就是吾乡,这就是松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