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搜神记》的生死观念
九峰实验学校九(1)班 徐庄宇
摘要:《搜神记》是干宝在东晋时期采取民间故事编纂而成的,其中不乏有关生死的故事,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于生死的看法。
关键词:生死形态原因探究社会折射
一、作品中生与死的不同形态生与死之间分为三种不同的形态——人、鬼、神。人活着的时候即为生,这与我们如今所讲的“生”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而鬼则是人死之后的形态,以第十六卷《蒋济亡儿》较为典型。该故事讲述了楚人蒋济的儿子死亡,其母梦见儿子诉说他的困苦,于是告诉蒋济,而蒋济不相信,认为这个梦“不足怪”,但母亲说:“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于是就去查验,结果发现是真的,于是帮儿子转为录事。在这个故事中,人死后变成了鬼,而鬼也还能和人交流,反映了魏晋民众仍认为鬼与人是有较深联系的。人成为神的改变则是生存状态和形式的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是基本不变的【1】。又如“刘玘”一篇,讲述了刘玘预料自己会成为神,而后果真如此;也有《丁姑祠》一篇,讲述的是丁姑被婆婆虐待,死后成神了,因为了解妇女的辛苦,所以让她们在九月九日这天休息。这则故事就体现了人、神的相似性,反映了民众认为神是人性的,也就是说,神也是可以碰到的,体现了魏晋民众对神的永生有羡慕情绪,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二、作品中生死原因探究
(一)人死后复生【1】。第一类是由于婚恋原因,如“王道平”一篇中,王道平被迫与一女子分别,九年不见,回去时女子不仅已经改嫁,而且已经去世。王道平在他的坟前痛哭,于是女子还魂,两人又见。这则故事反映了民众对于爱情力量的相信,也有女子屈于男子之下的状况。第二类是处于某种预兆,如“人死复生”一篇,讲述了一女子死后复活,是由贱人成为贵人的征兆,此后王莽篡位。“陈焦复生”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这反映了民众的迷信思想在魏晋时期的兴盛。第三类是因殉葬而复生,如“杜锡婢”这组故事,记载了干宝的父亲死后,母亲将婢女陪葬,十年后开墓婢女苏醒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托梦还生、误死还阳等类型【2】。如今我们明确知道人死后不能复生,但干宝在《搜神记》中却收录了不少诸如此类的故事,原因在于魏晋时期道教盛行,而道教的核心思想——阴与阳的转化,也对此起到了理论支撑的作用【2】。此外,魏晋时期的社会动荡也是这类故事出现的重要因素。
(二)人的死亡。第一类是招惹了神仙,如《师门使火》一篇,讲述了孔甲因杀害了自己能上天的老师而死亡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巫术的信奉甚至奉为至尊的态度。而《于吉请雨》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第二类是死于鬼怪之手,如《寿光侯劾鬼》一篇中,“又有大树,树有精,人止其下者死,鸟过之亦坠”【3】,讲述的就有这类事件。第三类是神召唤他做事而被拒绝,如《蒋侯招刘赤父》一篇,讲述了刘赤父被招,而他不愿去最终死亡的故事。这反映了神明也有不公的一面,将神人性化。第四类是因为征召原因,如《釜中白头公》一篇,讲的是主帅因抓不到人而害死了另一家同姓人而开释罪过,突出了官员的蛮横无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第五类是自然原因,也有其他类别,就不一一阐述。然而,在所列举的上述几类原因中,死于自然原因的例子极少,这也反映了巫术迷信思想的兴盛。
因此,当时人们看待生死的观念已经很受巫术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死是一种形态转化,而导致这种转化的原因就如上所述,但即使是形态发生了转化,也可以与常人交流,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形态仍能转回成人。
三、生与死反映的社会问题
魏晋时期是社会大分裂、大动荡时期,《搜神记》中对生死转化的看法,实质上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现实中人们活着很艰难,所以他们觉得死后可以得到不错的差职,可以还阳,可以转为鬼继续存活,这是对他们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
这也同样反映了人们当时的无依无靠,而通过神明来解释生死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对当时死亡来临不确定性的表现——因为人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以及死后会发生什么。人们如此看待死的观念也表明了他们承认神是至高无上的。
看待生的观念,反映了门阀制度在这一时期的兴起,在《搜神记》的大部分故事里,都有对于现实不美满以及理想无法实现、无法撼动这样制度的内容。所以,人们没有将生看待得太重,而是更多地生活在美好事物的幻想中。
四、结语
《搜神记》一书,通过对生与死的记载,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动荡以及人民疾苦,体现了魏晋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和个体意识的觉醒。通过不直面死亡,而是将死亡解释为形态转化,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民的关心与同情,所以《搜神记》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引用文献:
【1】论《搜神记》生死形态的转化(莫云)中图分类号:I206.2
【2】《搜神记》中“死而复生”故事的文学价值论析(谭旭东,张杏莲)
【3】《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2012.1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