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五版:特别策划
2022年09月21日

集贤纳智 融商兴旅 高质量构筑幸福家园

——广富林街道发展成就巡礼

夕阳下的广富林文化遗址

 

数据看变化

 

2020年,引进企业737家,实现税收(不含土地增值税和契税)3.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876万元。

 

2021年,引进企业1001家,实现税收(不含土地增值税和契税)4.1亿元,同比增幅28%,完成区级指标的13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同比增幅46%,增幅从3月份开始连续10个月列全区第一,完成区级指标的139%。

 

2022年1-8月,引进企业600家,实现税收(不含土地增值税和契税)4.6亿元,同比增幅2.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幅5.5%,增幅列全区第2位。

 

广富林社区

 

□记者  刘驰

 

一脉传千年,商旅促发展。从方松街道析出后,广富林街道历经七年成长,完成了一场破茧成蝶般的蜕变。这七年间,街道聚焦松江新城“一廊一轴两核”发展战略空间,在“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双城融合核心功能区”“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建设中找准区位优势、致力精细管理,打造出焕然一新的魅力广富林。

 

聚力科创筑巢引凤

 

地校合作,互利共赢。街道充分发挥大学城各高校优势,在科创企业孵化、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校地合作,中科大上海松江长三角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分园相继落地,连续举办四届松江大学城“双创”博览会,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体系,不断培育街道经济发展新动能。2020年成功创建“上海市特色创业型社区”,2021年街道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位列全区第一,被区委区政府评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名。

精准服务,安商稳商。为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广富林街道成立了松江大学城“双创”经济园区,通过无形资产管理、科创企业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推出、“狼”性团队打造四大核心竞争性服务,形成融合性数字产业、科技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产业、新材料产业四大产业集聚,并且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工作制度。每年组织创业相关活动,即便在疫情期间,也坚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街道完善的创业生态服务,在这里从注册、培训、政策扶持到融资、资源统筹,创业所需的生态链条没有断层和空白。”上海谋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罗清篮说。这也是大学城创业者,以及选择落地广富林街道孵化的初创企业的共同感受。今年1-8月,广富林街道吸引了上海丽知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怿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600家企业落户,实现税收4.6亿元,同比增幅2.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幅5.5%,增幅列全区第二位。

眼下,街道正着力推进“极客谷”数字信息安全产业园的建设,改造提升大学城体育中心裙楼,打造大学城数字安全产业集群根据地,“筑巢引凤”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落户,盘活大学城数字安全产业链。

 

便民利民文化润心

 

宜居宜业,民之根本。近年来,广富林街道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增添街道文化内涵,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了让“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街道在接待窗口大厅设置“15分钟政务服务点”,增添全新综合服务自助终端,为社区7000余户居民、1000多家商户提供全年无休服务,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居民需求较大的社保缴费单打印、就医记录册更换、社保卡开通等实现了家门口办理,便利了周边居民。

扮靓街区,群众舒心。2.5公里的文汇路聚集了近千家商铺的商业街,为松江大学城11万师生和周边居民提供服务。广富林街道以店招店牌改造、绿化小品设置、地面修复、箱体美化为切入点,对文汇路商铺逐一排摸,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此同时,加强辖区内的空地管理,新建一批街景绿化小品、口袋公园及立体绿化空间,极大地提升了街区绿化品质,增强景观性和功能性。

今年年初,文汇路龙腾路路口的绿地上悄悄冒出一组名为“是那个小可爱”的卡通雕塑,这是广富林街道与属地高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合作共建提升城市品质的一次具体实践。此外,学校还与文翔名苑社区共建楼组自治项目,开展20个“美丽楼道”设计及星级评选活动,美化楼道空间的同时,增进了邻里和谐。

在今年8月新鲜出炉的街道地区规划蓝图中可以看到,街道将围绕“五个一”实施城市规划建设,即一个复合城区、一个区级商业中心节点、一个崭新城市界面、一条活力内街(富林城道)、一条滨水景观长廊(银河漫步道)。作为“十四五”期间松江新城重点发力打造的具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重点区域之一,未来的广富林街道亮点纷呈。

 

商旅融合活力绽放

 

作为“上海之根”的所在地,广富林依托独特的商旅资源,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处处散发历史风韵、学府底蕴、郊野生趣和商圈活力的文旅商融合目的地。

去年11月21日,备受期待的松江印象城开业,首日客流突破26万人次。作为广富林街道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综合体,松江印象城根据对周边客群构成、消费喜好以及当地品牌情况的调研,在招商时就有选择性地吸纳首次入驻松江的品牌,填补区域消费空缺,引进“CGV双层旗舰影城”等各类“首店”百余家,几乎涵盖周边客群消费的全业态。印象城二期项目将融合广富林文化遗址与商业街区的建筑风格,使文化要素一脉相承。

广富林街道以印象城商业地标为发力点,深化文旅融合,统筹管理广富林文化遗址、郊野公园,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文化“IP”在街道整体商业发展中的标识度,共建文旅融合示范区。距离印象城不远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商业街正在创建特色商业街区,去年引进了网红“一尺花园”松江首店。它不仅是一家咖啡厅、餐厅,还是让人亲近自然、身心安宁的复合空间。店内以“与自然共生”为设计核心,角角落落都布满绿植,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紧邻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希尔顿酒店和宰相府酒店极大地提升了广富林街道旅游业的接待水平,让从市区乃至全国而来的游客玩得尽兴,也留得下、住得下。

借助广富林文化遗址和广富林郊野公园,街道深入挖掘江南文化、非遗文化,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系统开发,设计系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以文化创意提升广富林旅游发展内涵,打响“魅力广富林”文旅名片。

 

创新亮点

 

“法治广富林”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

 

□记者  刘驰

 

更新完善“1+16”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新设合景天悦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近年来,广富林街道努力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终于解决了,不然真的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当事人手里拿着《民事调解书》如释重负地说。9月初,一桩房屋租赁纠纷案件在广富林街道人民调解员与社区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当场签订了新的调解协议。像这样由广富林街道出面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案例已不止一例。2021年4月,街道成立非诉讼争议解决广富林联系点,成为松江首家“区级调诉对接无纸化流转和溯源纠纷多元化试点单位”。目前,该联系点已受理无纸化立案11件,涉案金额逾270万元,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即可调解达成协议,免除了奔波的劳累。

秉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情怀,广富林街道以法治视角聚焦基层治理问题,多层次多领域推进依法治理,持续用行动擦亮“法治名片”。今年7月,西子湾居民区被上海市推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居”,这是继辖区内“法治文汇路”特色项目入选第三批“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后,街道又一法治建设硕果。

疫情期间,广富林街道组织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律师,联合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治安”的社区治理“法治双顾问”服务,帮助群众在法律框架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法治双顾问”累计接待线上咨询50余件,解决纠纷3起,实实在在地夯实了基层社区治理,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也让居民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坚持全面依法治理,提升干部队伍法治素养是关键。去年,广富林街道尝试在年度中层干部述责述廉工作中加入述法环节,在松江区首家实现中层干部专题述法全覆盖。今年,广富林街道再一次深化依法治理举措,组织召开“第一责任人述法会”,将2022年街道依法治理委工作要点和法治建设工作考核任务进行分解研读。

与此同时,街道不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以机制创新、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等方式讲好广富林法治故事,推出“云间”法治宣讲员风采展示、法治文汇“云间”律师沙龙等一系列法治文化精品活动,打造基层“品牌化”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法治文汇路”便是其中之一。在文汇路龙源路口的一处区域,分别代表人民调解员、律师、公证员、法制宣传员、法律援助员、司法鉴定员6种法律职业的卡通“牛牛”形象跃然彩绘墙上。“法治文汇路”项目一期形成了法治路标雕塑、法律职业主题墙等六大特色法治主题街景,并支持扫描二维码解读学习法律知识,面向松江大学城师生及市民提供专业、精准、实用的法治宣传。

 

“七色桥”党建联盟激发地校共建新活力

 

□记者  刘驰

 

松江大学城聚集7所高校,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是松江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是松江新城建设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抓手。为服务好高校师生,整合好高校资源,促进地校融合,凝聚发展合力,广富林街道在2017年成立了“七色桥”党建联盟。

五年来,地校双方通过对党建阵地、服务资源、人才队伍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各个要素之间的有序流动,让“七色桥”真正成为连心之桥、合作之桥、发展之桥。街道联合7所高校和100多家共建单位,相继建设创客集聚的经济小区、德稻集团、文汇路、七色桥广场、贝页书店、轻客众创、东华马院等多个党群服务阵地,服务大学城11万师生。

从党团联动、共建联学的室内“课上”思政、公益普法、防诈宣传等,到室外“课下”思政社区治理实践,高校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区域化党建合作。“七色桥”党建联盟实现了地校之间红色资源新供给,构建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思政学习体系。

去年,街道与7所高校搭建“地校统战共同体”实体化合作平台,开展了少数民族学生社区结对带教、高校助力地方基础教育等6个合作项目。与此同时,党建联盟的成立让辖区居民得到了实惠。疫情期间,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通过心理疏导“云课堂”,帮助居民正确认识心境反应、理性应对疫情相关信息,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心理压力。

广富林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松江大学城高校通过建立“七色桥”地校党建联盟,凝心、集智、聚力,使地校资源提升融合度、增强统筹力、扩大服务面,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校门口获得“一站式、一门式、一网式”的党群服务,得到居民和高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七色桥”党建联盟在推进党群服务综合化的同时,深化以“双服双创”为主题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将大学城双创集聚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承载区和策源地。

“松江区大学城双创集群党委”和“松江大学城双创专业委员会”先后成立,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松江大学城创新创业博览会、双创集市嘉年华、双创大赛、故事汇等活动。通过开展近百场创新创业培训,实施党建引领“双带双培”“导师带徒”等项目,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体系,提升初创者的创业技能,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创业扶持、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去年,广富林街道累计举办大小双创活动20余场,16个创业载体在孵企业781家,带动就业2617人,27家企业获各类投融资1400万元。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松江大学城与松江新城水乳交融,是广富林街道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广富林街道与松江大学城各高校将继续围绕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同心同向、同频同振,持续用力激发共建新活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松江枢纽“三张王牌”打造,有力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印象城

 

广富林街景

 

广富林郊野公园

 

松江大学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