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上有乾坤
蔺丽燕
窗上,有风景,窗上,更有乾坤。
刘熙《释名》中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窗,就是房屋的眼睛,经由它,原本局囿于封闭斗室的心灵,就有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桥梁。正如某作品的起句所言“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眼睛如窗,窗若眼睛。肉体的眼睛,看见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世相百态,房屋的眼睛,看见了岁月的沉浮,人情的冷暖,命运的无常。窗,是悲情与诗意的结晶体。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诗人吴均由窗看见了无心出岫的云,也看见了怡然自得的心。这位曾写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般经典之句的诗人,窗,是他崇尚自然的见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义山的雨夜,最温情脉脉的回忆,也在窗下。西窗剪烛,共话往昔。这大概是夫妻间最动人的陪伴和告白了。“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宦海沉浮十余年的苏轼,在梦中依旧忘不掉故乡的那扇小窗,忘不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结发妻子。她一如当年那么温婉动人,只是苏轼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在窗前,读者看见的,是人世的生离死别,感受到的,是痛彻心骨。“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杯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深秋,窗下,最怕的莫过孤寂,最痛的莫过回忆。好一个“当时只道是寻常”,殊不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小小一扇窗,满满的都是情怀,都是故事。
房屋有了窗,就与外界有了最生动的联系,千丝万缕,绵延不绝。一个家庭有了“窗”,家就有了气韵,有了气质,有了内涵。这扇“窗”,不是别的,而是书籍。哲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实则,书籍更像是一扇窗,有了这扇“窗”,家里就阳光明媚、四季如春。有了这扇“窗”,家就有了抵御寒风冷雨的抵抗力,有了消化悲欢离合的消化力,有了看清真相,看透世相的洞察力,有了抗击流言飞语的免疫力。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是太阳很明亮。倚门望月,是个悠闲,凭窗而立,则怀波澜。
如果,把人比作房子,那么朋友就是窗子,夏送凉风,冬送阳光者,是益友,是良伴,是志同道合之人。而夏送酷热,冬送风雪者,则多半是损友,是小人,是貌合神离者。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朋友这扇窗,不要看造型,而要重材质。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唯有高尚的品质与美好的德行,才是最坚不可摧的,最能经得起雨打风吹的。
小小一扇窗,满满的都是学问,都是思考。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在告诫读书人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说任何成功,都要经历漫长的苦熬与无人问津。板凳要坐十年冷,耐得住寂寞,才能担得起大任,才能享受得了鲜花和掌声。至于“打开天窗说亮话”,是说为人做事要坦荡,不遮遮掩掩,不扭扭捏捏,不吞吞吐吐,不支支吾吾。
窗虽小,窗与人生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窗纱做衣裳——浑身是窟窿”“窗口插桂花——里外香”“窗户眼儿里看人——小瞧”“窗户眼儿吹喇叭——鸣(名)声在外”“窗户上伸脚——走错了门”……
小小一扇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清华园内有一联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任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窗前的风景在变,读窗、赏窗、品窗的心境从未改变。只因壶中日月长,窗上有乾坤。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