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3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3年03月23日

绝妙好辞

陈鹏举

 

《听评弹琵琶记七夕思乡》:“两番琴瑟蔡中郎,一曲琵琶赵五娘。幼妇外孙俱不似,并刀寸断九回肠。”

蔡中郎,大名蔡邕,他是汉末最有学问的人。浙江上虞,有个少女曹娥。她父亲淹死了。她投江把死去的父亲背上来,自己也淹死了。当地给她立了碑。同样年少的邯郸淳,一挥而就,写了碑文。蔡邕路过,暮色里,他抚摸着碑文,读完,在碑的背面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听说此事,特地和杨修去看了。杨当场明白了字意,曹操骑马过了三十里,才明白。“黄绢”是有色的丝织品,“绝”。“幼妇”是少女,“妙”。“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好”。“齑臼”,受辛之器,是“辞”。“辞”有种写法为“辤”。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

蔡邕才情太大,生不安宁。到头被逼做官,成了“蔡中郎”。逼他的是董卓。董卓是大恶人。而这大恶人,偶尔也会听蔡几句忠告。在董眼里,蔡有时是神一样的存在。董后来被王允杀了。就是那个著名的连环计。男人搞不定天下事,让女人作了祭品。王允说起董卓,蔡邕不免唏嘘。蔡是上善之人。他觉得,这世上,即使是恶人,偶有的善念,也是可惜的。可惜王允不是他同类。王允下手杀蔡。汉武帝容得司马迁,王允容不得蔡邕。当时人叹息说,从此修汉书的人没了。权变之辈无善终。不久,王允也横死了。

蔡邕有个女儿,天下人都知道。她就是蔡文姬。她半生坎坷,受到了曹操的眷顾。曹操是大英雄。回头看去,也就大英雄,才真有文人情怀。曹操和蔡氏两代的因缘,说得上可歌可泣。

按说,蔡邕说到这里,也有个大概了。只是才情到了蔡邕这份上,死也不安宁。

旧时的戏文里,一直说着别一个蔡中郎。说他醉心功名,有亲不养,有妻另娶。终教原配赵五娘,背着琵琶,一路卖唱进京。评弹《琵琶记》有名的唱段“七夕思乡”,把他入赘牛相府,时逢七夕,回肠九曲的悲伤,唱得寸寸动人。此外,还有“赏荷”“哭坟”唱段。前者是在新妇面前,难掩对旧人的愧疚。后者是哭祭双亲,后悔莫及。

听久了,感觉这些愧悔之事,按在蔡邕身上,很好。蔡邕是本真的人。如果愧悔之事发生在他身上,这些愧悔也就很本真。人都在意人的本真。戏文里的蔡邕,就是人的一种本真。后世戏文里的陈世美,和他无法比拟。陈是脸谱化的,丧尽天良。陈在戏文里不是主角。主角是铡他的包青天。蔡邕在戏文里,是主角。人们希望他是主角。人们选择相信:一个人,即使遍体鳞伤、声名尽毁,还是会悔愧如他,永存天良。

蔡中郎的话本,至少在宋代已经盛行。陆游说他行舟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一个盲目老翁,在击鼓说书。传说中蔡的元配是赵五娘。陆经过的那个村庄,据说是赵家庄。陆为此写了诗。结句是:“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大手笔写蔡中郎,自然也不止于写蔡中郎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