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5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3年05月31日

三代人的儿歌

朱 岭

 

观看了一个少年儿童合唱比赛,不由得想起我曾唱过和聆听过的许多儿童歌曲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无忧无虑的孩童。尽管那时的物质生活匮乏,但在幼儿园里却有着许多充满温度的艺术熏陶,譬如唱儿歌。《小兔子乖乖》,要我们幼儿懂得自我保护。《拔萝卜》讲人多力量大的浅显道理。《找朋友》让孩子要有礼貌,重视友情。《丢手绢》是配合游戏的儿歌,活泼可爱,童趣盎然。记得老师还教唱过一首《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这不就是规范课堂纪律的儿歌吗?还有《我家小弟弟》等。这些儿歌旋律优美,一听就懂,一唱就会,所以至今许多优秀儿歌优美的旋律仍在我耳际萦绕。

背着书包上小学了,我在音乐课上学到了更多的儿歌。《卖报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我爱北京天安门》《让我们荡起双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小燕子》《小螺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吹起小喇叭》《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的节日》《劳动最光荣》等等。这些儿歌短小精悍,非常有生活气息,既适合孩童天真、好奇的习性,又浅显易懂。儿歌还让我们增长知识。语文课本上有一幅《女拖拉机手》的插图,这是当年我国刚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后来我们就学唱了一首新儿歌:“爷爷跑胡子翘,奶奶跑哈哈笑,姐姐跑像飞鸟,弟弟跑摔倒了。要问他们为什么?嘿,东方红拖拉机开来了!”风趣又形象的画面立刻映入我们脑海,也对拖拉机有了最早的印象。还有一首《我家小弟弟》的儿歌:“我家小弟弟,半夜笑嘻嘻,问他笑个啥,梦见毛主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梦见毛主席!”这首儿歌虽只有几句,但既生动又有趣,让我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对领袖的热爱,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岁月不居,“逝者如斯夫”。上世纪80年代,我有了下一代,他们很幸运地听到了许多新儿歌。《妈妈的吻》《春天在哪里》《蜗牛与黄鹂鸟》《娃哈哈》《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儿郎》《歌声与微笑》……简直就是儿歌串烧。这里不但有民歌风格,也有流行歌曲味道,还有充满了天真的童趣;旋律有趣欢快,歌词琅琅上口,音乐生动活泼。由于适逢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孩子们还能听到很多外国儿歌,不少都是动画电影或电视的插曲。诸如《可爱的蓝精灵》《花仙子之歌》《小小少年》《聪明的一休》《阿童木》等。

2012年,我有了小外孙,于是有意无意地又接触到了一些新儿歌。我女儿遗传了我对声乐的爱好,一家人经常聆听、哼唱一些网红儿歌。诸如《学猫叫》《大王叫我来巡山》《你笑起来真好看》《小跳蛙》等。有一次小外孙回家,把幼儿园老师教的《听我说谢谢你》唱给大家听,还配上生动有趣的手势:“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无论岁月变幻,爱你唱成歌……”他奶声奶气的稚嗓,怪里怪气动作,萌态百出的傻样,逗翻了全家。我们一边笑着,一边跟着他一起摇头晃脑,群魔乱舞,击掌浅唱……

儿歌,既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艺术营养,又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在儿歌的熏陶中渐渐变老,孙辈在儿歌的滋润中茁壮成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