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多样服务守护“老宝贝”
方松街道开展阿尔茨海默病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 韩海峰)科普宣传、义诊咨询、现场体验……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方松街道携手辖区数十家单位,在泰晤士小镇开展阿尔茨海默病主题活动,引导居民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科学意识,合力打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一大早,在泰晤士小镇市政广场上,24个为老服务便民摊位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咨询。“我今年82岁了,现在身体状况很好,但也担心阿尔茨海默病,所以来了解测试下。”居民沈振表示。
现场工作人员不仅为居民发放了认知障碍早期症状识别自测量表,还让老人们体验和掌握“画钟筛查法”。“让老人画出钟表的表盘、刻度,标注正确的数字,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懂。”上海霞满云间公益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范洪格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大脑逐步退化萎缩的疾病,早筛查、早识别和早诊断非常重要。
怀旧疗法、音乐疗法、色彩疗法……除了筛查识别,活动现场还介绍了非药物治疗的一些早预防、早干预的方法,其中,“手动脑开”的摊位吸引了不少居民体验。“通过一些精细类的玩具、游戏,让老人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精细活动,刺激大脑皮层,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范洪格介绍说。
针对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现场也提供了一些服务方案。“我们推出了防走失火柴人报警系统,在保障老人隐私的情况下,通过视频设备和相应的算法,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出现摔倒、离开家门等情形,系统会发出警报,子女和平台会同步收到警报电话及短信。”松江电信工作人员肖龙波介绍说。
当天,26家方松街道认知障碍友好单位现场进行了共建签约,并发布了方松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服务地图”,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着手,共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支持网络。方松街道友好社区建设相关负责人张玉婷表示,通过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尽可能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家属减轻负担,真正营造一个认知障碍友好环境,共同守护好身边的“老宝贝”。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