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健康在线
2023年09月27日

“三高”共管 降低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常统称为“三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三项主要危险因素,且许多患者“三高”并存,导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倍增高。近日,泗泾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雅走进《健康智慧屋》直播间,现场分享“三高”共管相关医学知识。

李雅表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是直接的正相关关系,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至4倍。而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都是代谢相关性危险因素,有明显的聚集倾向,常常会成对或三联一起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形成“两高”并存甚至“三高”并存。“三高”并存时,这三项危险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产生协同作用,诱发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炎症过程和靶器官损害,成倍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实现“三高”共管的第一步是通过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检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者,并确定是否为“三高”并存。然后对患者进行总体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和分层,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患者的血压、血糖和(或)血脂控制目标值,确定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和进行综合管理。

李雅介绍,“三高”人群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合理膳食,建议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g;增加身体运动,减少久坐等静态生活方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运动;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24kg/m,腹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或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健康睡眠。

药物治疗方面,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选择降压药物,实现血压达标;应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水平选择初始单药或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优先选择一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安全、有效、能使血糖达标并维持达标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

李雅表示,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导致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可供选用的降脂药物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及其他降脂药。主要降TG(甘油三酯)的药物,包括贝特类、烟酸类和高纯度omega⁃3脂肪酸。部分降脂药物兼有降低胆固醇、降低TG或改善其他血脂成分的作用。对于严重的高脂血症,常需多种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另外,李雅提醒,“三高”患者合并冠心病、CKD(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时,应根据相关指南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性优化管理和治疗。

(主播、编导  刘竑吁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