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松江依托建设“环大学城教育新高地”、打造一流高中集群、推进集团化办学、引进优质民办资源等举措,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松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随着松江基础教育持续提质,强师兴教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读。在其中,全区约2万名教育工作者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默默耕耘,踔厉奋进,用爱心和智慧照亮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以责任和情怀书写松江教育“强基础、建高原、攀高峰”民生大文章。本期为您展现其中12名最美教师代表风采,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体育育人强体魄 情暖沪疆护新苗
蔡君杰,中共党员,上海市松江一中党委委员、民族教育中心副主任。从教20多年来,蔡君杰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挖掘学科育人价值,逐渐形成了“身动、心动、乐动”的教学理念,同时他还积极发挥自身体育专业特长,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体育社团,带领学生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一等奖。自2020年承担学校民族教育管理工作以来,他舍小家为大家,放弃节假日,陪伴新疆班学生,慰藉他们的思乡情绪,帮他们采买生活用品,为他们安排学习生活,保证了来自新疆地区的三百多名师生的健康生活。作为体育学科骨干带头人,蔡君杰还倾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并以体育“一条龙”区级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建设梯队、组织赛事,屡次带队获得市、区级一等奖,显著提高该项目在全市的影响力。蔡君杰曾荣获松江区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新疆班优秀教师“君远奖”、上海市阳光体育最佳活力园丁奖等荣誉称号。
远赴山海播希望 帮扶支教促振兴
陆蓬华,松江区立达中学课程发展处主任,现为云南省昭通市彝良二中教务处主任。工作至今31年,她担任过12年班主任、9年学校中层干部,连续四届被评为松江区学科名师。2018年8月,怀揣着支教情怀的陆蓬华主动报名去云南西双版纳勐海一中支教。支教期间,她担任英语教学并带教2名骨干教师。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她还积极参与勐海一中初中英语教研组的研课、评课等活动,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备课和教研工作。她常与校内老师分享教学经验,与全县老师交流分享。通过一年的努力,既收获了浓浓的师生情,还获得了组内同仁们的认可和好评。2022年7月,陆蓬华再次报名参与中组部“组团式帮扶”支教项目,到云南省昭通市彝良二中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支教。支教、帮扶期间,她除了做好教学、带教等工作外,还给学校老师们上展示课、做讲座,用心帮扶支教工作,推动当地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跨山海浇灌热爱 促交流援藏笃行
汪海鲸,中共党员,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花园分校党总支书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教育局副局长、定日第二初级中学校长。2022年7月,汪海鲸赴西藏定日县开展为期三年的教育援藏工作。在藏工作一年来,他克服海拔4300余米的高原生活环境,始终发挥“老西藏精神”,不断推进沪藏两地教育交流,促进两地师生交往交融。他组织制订教育援藏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开展“181公里边境线上的思政课”、沪藏两地三校红色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他积极推进当地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2023年实现小学考内地西藏班人数“从1到10”的突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教育援藏各项工作。近年来,汪海鲸先后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农村学校教师优秀教学工作“君远奖”二等奖、松江区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点亮童心科创之火 厚植实践创新之魂
陈刚,中共党员,上海市松江区新桥学校科技总辅导员、学校科技特色教育培育中心副主任。多年以来,陈刚一直专注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及创客活动。他始终秉承“树人、学知、悟理”的机器人社团建设方针,根据校情、学情完成虚拟机器人探究课程的校本教材设计和优化,创建摄影、电子设计制作的社团培训课程,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向创新之路。与此同时,陈刚还致力于学校科技特色品牌的打造,以各类科技竞赛作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新桥学校科技社团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科技校园文化。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机器人社团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三等奖5项、二等奖4项、等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的佳绩;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6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一等奖2人次、优秀指导教师1次、优秀组织奖1项。
以德化育建特色 情暖师生共成长
项晓凤,中共党员,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校长。担任校长二十年来,项晓凤坚持以德为先,五育并举。结合校情、师情、学情开展“课题、课程、课堂三课联动”,积极构建具有实验小学特色的课程与教学。在队伍建设方面,项晓凤通过分层培养、分类指导,坚持八年给青年教师手写270多封书信,暖心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在积极分享办学经验的同时,她还主持完成了多个市、区级课题研究,两次获市学校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两次获区学校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相关讲座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资源库。近年来,项晓凤先后获得上海市特级校长、享受区政府津贴、上海市园丁奖、“区十佳教育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扎根育人创新科技教育 示范宣讲传递理论新知
吴双,中共党员,上海市松江区方塔小学大队辅导员、探究教研组长、信息科技教师。2020年,吴双组建了松江区第一支少儿讲“四史”宣讲团,与松江区老兵宣讲团结对,老少同台讲“四史”,通过多种形式的示范宣讲积极开拓党的理论传播新途径,带领队员先后开展90余场宣讲活动,覆盖1万余人次。扎根教学一线的她还用心钻研教学、笔耕不辍,先后开发5门校本课程,多次开展区级讲座,多次获教学评比、课例评比、作业设计等项目一、二等奖。此外,她还专注科技创新,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带领学生获市、区级微电影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奖项75项。此外,吴双热心公益,多年来投身志愿服务,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共计服务时长491小时。近年来,吴双先后获得区第七届学科名师、区少先队工作优秀个人、区先进德育工作者、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用心用情培体育 刻苦专研育良才
胡平,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小学体育分管领导。40年的教育生涯里,胡平始终扎根于基础学校体育战线,刻苦专研青少年业余训练,在学校先后开创击剑、射箭特色项目,用心、用脑、用情培育学校击剑和射箭等项目的青少年优秀后备人才,他组建的学校运动队分别获得击剑和射箭两个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儿童组团体冠军,带领校田径队连续十年获得区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此外,他还精心发掘了一大批入选中国国家集训队和上海队的优秀运动员,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在全国和市级的比赛上同样成绩凸显,逐步形成了卓越的泗泾小学体育工作特色。近年来,胡平先后荣获上海市学生运动会松江代表团优秀教练员、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松江代表团金牌教练员等荣誉称号。
悉心办园创佳绩 均衡教育建生态
吴琳,中共党员,泗泾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泗泾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在泗泾镇任职期间,她先后筹建了金地托管部、横港小班部、泗凤幼儿园三所新园,两次接受上海市一级园复验。随着上海市学前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吴琳趁势而上,引领教工确立了争创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的目标,并顺利通过,幼儿园于2023年光荣挂牌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为松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泗泾集团理事长,她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引领集团成员单位聚力推进“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的创建目标,在区域内发挥了市示范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近年来,吴琳荣获上海市园丁奖、区三八红旗手、泗泾镇十佳优秀校园长等荣誉称号,多篇科研成果获得市、区级奖项。
创新课程重应用 引领实践助成长
汤铭,中共党员,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中心通用技术学科高级教师。从教24年来,汤铭始终秉持“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尝试,努力开发既符合新课标又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高中通用技术特色课程。他结合我区教学实际开发的“简易送餐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小车”“智能家居”等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与此同时,他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中学生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竞赛,曾多次获上海市中学生劳动学科竞赛指导教师一等奖、二等奖。他还发挥自身特长义务为基层学校开设科技社团,指导基层学校学生参加智能劳动技能设计大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汤铭先后获得上海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科竞赛指导教师一等奖、2021年松江区园丁奖,并获评松江区第六届、第七届学科名师。
扎根社区重教育 产教融合开新局
张丽华,中共党员,车墩成校党支部书记、区职教集团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区中华职教社社务委员。她主持区职教集团日常工作,积极推进区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建成45家区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地,其中6家基地先后获批上海市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先后培育两批共10个职业教育大师工作室。在人才共育、标准共建、文化共融、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产教融合道路上,做出大量有益探索。她主持市级课题并屡次获奖。松江区职教集团在市教委绩效评估中获全市第二、区域第一的佳绩。从教三十余年来,张丽华始终不离教学一线,转入社区教育领域后,张丽华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和上海市老年教育茶艺教师资格证,并在车墩成校任教茶文化课程,完成社区教育推荐用书《走进茶文化》的开发并在线上线下学习团队中开展教学实践,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张丽华曾获区师德标兵、区园丁奖、区教育局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立足教学重发展 师生为本促成长
周美萍,中共党员,松江区民办茸一中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从教28年来,她始终不忘初心,立足教学一线,潜心钻研,精心教学。她总是充满激情,把对学生的爱融入教学,用欣赏的眼光激励学生探索语言教学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丰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品行和习惯培养,对待学生严爱相济,宽严有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管理者,在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干劲、有热情、有担当,积极走在课改前沿,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通过抓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室建设,有序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更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周美萍就是这样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行囊有梦、手上有活的优秀教师。曾获上海市优秀园丁、区新长征突击手、区教育系统党员先锋岗、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全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个性化教学引领成长
李霞,现担任上海赫贤学校一年级中方级部主任,从事级部教学引领、班主任、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李霞拥有9年公立学校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的丰富经验,曾同时担任区教研室教研员,引领并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践行“全课程”理念,积攒了丰富的课程实践经验,工作期间多次获得省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发表论文数篇。2018年,李霞加入上海赫贤学校,被认定为校内“菁英教师”,多次担任校内“语文学科专题讲座”培训导师、青年教师培训师等,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擅长语文低段教学的李霞在教学一线不断钻研,带领教学团队融合创新,精心设计符合各年龄段的丰富课程,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