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浏河镇
可 燃
因为几十年来的一个心结,这个周末,和太太去看看浏河古镇。
浏河是一条河,全长40多公里,从昆山南的吴淞江分流向北,然后就奔向了东北方向的长江边,注入长江。40多年前,也是油菜开花的时节,我去过浏河镇无数次。
过去,麦子成熟之前的这段日子,被称为青黄不接。上世纪70年代,农村粮食短缺,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饿着肚子。那时,我经常凌晨两三点钟起床,骑自行车从上海宝山县的罗店出发,到那时的浏河公社买些番薯、南瓜、芋艿等副食品,来补充家里的缺粮问题。记得当时的沪太路上海段是沥青柏油路,一过洋桥,就到了浏河的地界,是煤屑路,自行车轮胎在上面滚动,会发出悉悉索索的摩擦声,天没亮,一个人骑车在没有路灯的沪太路上,会不由自主地惶恐不安起来。而且,那时自由买卖是不允许的,都是趁着天还没有亮,在桥头或者路边悄悄进行的。
在我的印象里,浏河是富裕的,可以从农民手里买到不多的农副产品的地方。还有,这里的价格比上海要便宜很多。买到东西后,就匆匆忙忙赶回家,因为天亮后,还要在产生队里出工劳动。现在,每每回想那段日子,我由衷感激浏河,起码,那时每次来浏河,都能买到我心仪的物品。
这天我们开车从市区出发,沿蕰川路一直向北,过洋桥收费站后,就到了江苏的地界,但到浏河有专用的通道,无须付费,这里依然是沪太路的一段,双向六车道,浏河界内,交通标志上最醒目的是两个名字:天妃宫,郑和公园。
天妃宫就在浏河古镇的岸边,郑和公园是新建的。天妃宫游人不少,这里是祭拜妈祖的地方。古镇街面的房子都整修油漆一新,有些地方增设小小的观景点,昔日破烂不堪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有序了。正潮落时间,河道露出了河底,我们站在永安桥上,看到河底的淤泥上面,居然铺满了接纳污水的管道——怪不得,浏河古镇那么地干净。
从古镇到长江边,直线距离有4公里。路两侧的田地间,油菜已经开花了。这段长江边,是浏河的河口,长江的大堤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农舍成了漂亮的民宿,连战争年代遗存的碉堡,都装饰成了艺术空间。有人在江畔舒展歌喉放声歌唱,也有双双对对的情侣在玩耍。
我努力寻找着我记忆中的浏河,和当年我买农副产品的那几处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浏河镇的每一个地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40多年了,我和浏河镇相隔的,就是我们国家走过的改革开放的旅程。站在浏河段的长江边上,一望无际的长江水波涛滚滚,此刻,我的感受难以名状。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