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8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4年08月01日

绣出画之神韵 亮出非遗魅力

松江顾绣亮相中国非遗保护年会

本报讯(记者 李爽)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近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开幕。此次年会以“守正创新,赓续薪火”为主题,汇集了全国300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间,由受邀参会的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选送的两幅顾绣作品——《冬日婴戏图》和《青绿山水》惊艳亮相“非遗大集”传统工艺精品馆。在现场参展并与其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切磋交流的同时,顾绣非遗传承人钱月芳还和弟子一起走进年会“逛大集看非遗”直播间,向全国介绍、展示非遗顾绣的风格与魅力。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起源于明代松江地区的“顾名世”家,是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在盛行于世的松江画派画风熏陶下,顾家女眷研究继承宋代“闺阁绣”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技巧,选择高雅的名画作为蓝本,对表现对象深刻观察、细心揣摩,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与情致表达,并创造出散针、套针、滚针等针法,臻于模仿绘画的笔墨技巧,进而开创了独特的“画绣”流派,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本次非遗保护年会共精选了30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传统工艺精品馆”展示交流。而本次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选送参展的两幅作品——《冬日婴戏图》和《青绿山水》恰是近年来集顾绣工艺技法之大成,并在形式、风格上取得创新突破的“镇馆之宝”。与绚烂明丽、质感强烈的湘绣不同,传统的顾绣绣品多以雅韵高致的文人画为蓝本,形式则多为册页、扇面等“画绣”小品。为了进一步传承创新这一经典绣艺,近年来,松江顾绣研究所精心取材郎世宁经典画作,臻于探索针法与设色的熔融变化。而耗时三年才绣成的《青绿山水》和《冬日婴戏图》不仅在绣品尺幅上取得了极大突破,其笔墨细节的表现更是精工夺巧,人物逼肖活现,令人如临画境。在展览现场,两幅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绣品也颇为吸睛,引得不少观展人员驻足细看。

远看笔墨精神,近看绣艺精臻。在顾绣非遗传承人钱月芳看来,刺绣的针法、绣艺固有相通之处,而独具特色的技艺表现、意蕴表达才是顾绣融工艺创新与艺术性劳动为一体、成一派风流的秘诀所在。“绣一幅绣品,就像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用手中的针线绣出画之神韵,笔墨纵横间也寄托着绣娘的情致与表达。”在年会专门设置的“逛大集看非遗”抖音直播活动现场,钱月芳和弟子金芝婷简洁而生动地讲述了顾绣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传承情况,并现场展示顾绣制作技艺,通过线上平台带领更多人走近顾绣、了解顾绣,自发加入到保护、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