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学子在两项智能制造技术大赛中获奖
本报讯(记者 王梅 实习生 谢琦)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赛项(中职组中国区决赛)日前落幕,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派出的参赛队伍荣获团体三等奖。此外,该校学生在同月开赛的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选拔赛上也表现突出,斩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是2017年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会晤筹备委员会认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备案、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批准的国际大赛。大赛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中国科协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办。本届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赛项内容精准对接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从理论认知和技能实操两个维度,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沟通协调、逻辑思维、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能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相互协作完成智能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集成应用、运行维护、质量控制等任务。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比拼,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陆宇轩、韦远组成的队伍,从来自全国91支职业院校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三等奖。
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共设置了资格赛、省选拔赛、全国总决赛三个赛程。其中,资格赛是线上虚拟仿真比赛,运用虚仿软件进行,比赛任务包括场景搭建、涂胶任务仿真、码垛任务仿真、装配任务仿真、多工艺任务仿真;选拔赛分线上线下两个环节,运用数字孪生平台比赛;全国总决赛线下进行,也依靠数字孪生平台开展。经过层层比拼,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赵铭俊、韦远、韦家伟、陆宇轩分别斩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其中,赵铭俊将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总决赛。
“同一个月内参加了两项重量级比赛,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同学们感到自豪!”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研组组长王兰介绍,两个赛项虽然都是智能制造类比赛,但比赛形式和内容相差甚远。比较而言,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赛程设置更加复杂,首届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赛项难度更大。“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比赛,都重在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学校的重点培养方向。”王兰说,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长期推行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支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