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俞富章
那天,乘着澳洲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前往澳大利亚的飞行途中,想着两个月前才从儿子的家回到自己的家,此刻又要去儿子家了,思绪突然在“家”的问题上转悠了起来……
正常情况下(战争等特殊状态除外),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家,但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家的含义也许是不一样的,或者家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如果把家理解为自己拥有的住所,或者结婚了,“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周礼》)或“室为夫妇所居,家为一门之内”(《诗》注),那么,我这一生也有属于自己的家。生为男儿当成家立业,家,对我而言,应该是成了的,而且自成家之日起一直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一段时间是住在军校大院,房子虽不是个人所有,却是分配给自己居住的)。
家,必须得有住所,然而有住所却未必是家!家是要有情感的,有惦念的,有牵挂的。从这个角度说,我真正的家似乎一直不在我的住所里。
前半生,我的家始终在父母的家里,这一点,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样。那些年,我身在南京(还不算远呢),虽然在南京也结婚安了家,然而,那个家仿佛是微不足道的。每到逢年过节或假期,便想到“回家”,拖家带口地从南京回到父母家。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哪,家就在哪。
后来,父母不在了,家呢?家当然有,那就剩自己的家了。这是世代更替的必然。
然而,活着活着,忽然发现,这话还真不好说。下半生,仿佛家并不在我自己居住的家里,而是转移到了儿子那里去了。算起来,我现在的家庭人员,一共六口,四口居住在儿子家(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两口居住在我的家(我和妻子)。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家的人口,三分之二在儿子家,重点在儿子家,未来在儿子家!如此,我的心不就该转移到儿子家了么?这应该也是情有可原的吧?如此,我自己的那间居所,还有家的完整意义吗?
放眼环顾,如我同龄的一代人,大多情况差不多,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孩子一旦离家独立生活,或近或远,父母的心也就跟着去了,时不时地往孩子家跑。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样,尽管孩子居住的地方并不遥远,但一样要时不时地去住上一段时间。我们这代人,最会讲放下,但又最放不下,放不下父母,放不下孩子,唯独可以放下自己。前半生家在父母这边,后半生家在孩子这边。这一辈子,有父母的家,有儿子的家,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传统意义加现代意义上的家!
这样说来,似乎有点伤感,其实,却也无怨无悔的。父母健在,努力孝敬父母,儿孙有困难,全力支持晚辈。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