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3月12日

夜,那么静

资 承

 

小时候念李白的《静夜思》,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背得朗朗上口,其实不谙其意。去年深秋出游,途经草原,夜宿乌兰布统小镇,酒足饭饱之后听着《乌兰巴托之夜》,忽然想到了李白的《静夜思》,此时感悟到歌曲的旋律和诗里的月光一样柔和、醉人;诗与歌里的夜,都是那样沉静,沉静得让人沉默、寻思,还感到有点苍凉。

夜,使万物白日里的喧嚣变得安静,有灵性的人静下来就思想。李白的《静夜思》,还有歌曲《乌兰巴托之夜》,我想应该也是这静静夜里的思想灵光吧。人类创造了城市以后,黑夜就变得嚣张与疯狂。好在还有乌兰布统那样的地方,夜还是那么静,静得连风也听不到,真的听不到,任凭思想的幽灵在这旷野游荡。

这片草原,深秋里那么安静,整天不见一个游人。据说这里曾是清王朝的木兰围场,当年皇家围猎是何等的壮观、疯狂呀。今夜的草原,一片寂静,看不到篝火,听不到歌声,只有清凉的星光,微微的凉风。放眼望去,草原的旷野像浩瀚的宇宙,深邃得没有尽头。此时此刻,假如有一匹骏马,你敢在白天流连忘返的草原上奔走吗?我问自己。哪怕月色再迷人,黑夜还是让你心生胆怯与恐惧。若有几个同伴,开着吉普,那肯定会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夜游草原,或许还会在小山旁、小湖边停下来放歌、畅饮。这使我想起小时候的夏夜,到生产队的西瓜田里偷西瓜吃,一个人是不敢去的,只有五六个小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想法多了,胆子也大了。人就是结聚在一起时有胆量,有力量。胆怯,也许是心中有畏吧,是对前方黑夜的不确定性。恐惧,是因为你一个人孤独无力,心底没有勇气。

这片茫茫大草原上,我们只见到两个人,就是白天给我们开车又是导游的那对年轻夫妇。他们是本地人,家里养牛养羊,旅游旺季时做司机兼导游,忙得不亦乐乎,当然收入也丰厚。秋冬季节,他们闲下来了,就是给圈养的牛羊喂喂料,孩子又在城里上寄宿制学校,小夫妻俩看看电视、热热炕头、喝喝老酒,悠然自乐。他们习惯了这二人世界,也没有觉得冷清和孤独,就像面对这草原四季变化的美景,不会像游客那样发出惊奇与赞叹,一切都习以为常了。有人说,和自己的伴侣白天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看着牛羊,晚上在小木屋里喝着老酒,这是比神仙还要扎实的日子,快哉。也有人说,整天整夜就是你看我,我看你,走出去草原还是草原,今天看着牛羊,明天还是看着牛羊,总显得单调、乏味、枯燥。是啊,一般来说重复使人枯燥,习惯使人麻木。但成了家的人,求的是安稳,几乎所有的家庭生活都是在重复着,城里人难道不是吗?年轻人是耐不了枯燥与单调的,所以大多走出大山,走出草原,奔向城市。其实人类是一直在追求着新奇,于是走出森林,走出洞穴,建立村落,创建城市,还要深入海洋,奔向太空。

说起来许多人都向往世外桃源,若真的让你一辈子过上这种生活,也会乏味、厌倦。世界各民族都有仙女下凡的神话故事,看来仙界的生活也是枯燥乏味的,凡人与神仙都向往活生生的新生活。在这草原上生产生活,如果两个都是男人,即使是父子俩,也不会太和谐。如果是一个人,收入再高也是待不下去的。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地广人稀的地方经营农场、牧场,最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夫妇组成的家庭农场。

夜已深了,窗外很静很静,小镇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像一座孤岛,黑暗将其包围在这静谧的夜里。街道上稀疏微弱的灯光像老人说着连接不起来的梦呓,似乎是在诉说这里的过往。这里以前没有小镇,再以前也没有什么皇家的猎场,这片丰泽的草原是飞禽走兽的天堂,这样的秋夜,是百兽出没,狼嚎虎啸,一派生机的草原之夜。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人,来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草原的生灵稀少了,夜渐渐地寂静了,犹如今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