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3月26日

一梦到徽州

黄阿忠

 

徽州古称“黟”,是典型的江南景色,这片风景中最出名的是黄山;古称黄山为黟山,唐代李隆基改黟山为黄山,成为震惊世界的自然景观。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云凝碧汉,气冠群山;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四绝,天下无双。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又成了五岳之魁首。明代徐霞客是最早开发黄山的探险者,他凿冰开石登上文殊院、天都峰,为黄山开辟了一条山脊之路。

莲花峰、文殊院、西海、排云亭、飞来石、始信峰、百步云梯,翡翠谷等等,黄山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画家,石涛、梅青、程邃、石溪、渐江、弘仁等都因黄山的自然风貌奇特,而成就他们的独立画风。石涛沉浸在如诗、如画的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生活给予了滋养;渐江、弘仁游历如诗、如画的江南,天地孕育了画家。

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他多次云游江南,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徽州泾县青弋江畔的汪伦是李白的朋友,他们一起在江南风光里喝酒、赏花、观景;李白还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李白那首告别东鲁诸公所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更能体现诗、画的江南。李白的诗有宏观的大场面,有令人琢磨的细节,那种浪漫主义的想象、那种无边无际的情怀,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诗中,看到了江南的如诗般的山水、云海;看到了一个个景观,一个个能游、走、观的画面。

看这里的风景:山水、松岩、河湖、飞檐翘角、黛瓦粉墙、石桥石板路;看这里的图画:黄山烟云、婺源油菜花,小桥流过枕水人家、舟船划过水光山色;看这里的诗文,西窗下,风摇翠竹,鸥鹭翩飞、驿寄梅花、春山澹澹,秋水盈盈,一夜飞渡镜湖月、渌水荡漾清猿啼。江南风景秀丽,满目有诗情;江南风景优美,处处是画境。

说是婺源的风景好,是因为那里具备南方山水的元素,比方说岩石、松林、灌木,或是涧水、溪流、房舍等等。这山山水水就是可以欣赏的风景。婺源古代属徽州府,一带丘陵地貌,山虽说不高,然亦有海拔超过千米的,重峦叠嶂起伏,绵延不绝,可谓气象万千。若登山远望,郁葱绿翠的植被,像是当代的大地艺术家,为其泼洒了一层厚厚的油彩;山峰时有云雾缭绕,不知是远古飘来的清风,还是一时聚起的晚风,吹散了山峦被笼罩的薄雾,露出微笑的秀峰。

仅婺源山谷的风,就足以招揽旅游爱好者,更不用说每年三四月油菜花盛开时。那年在江岭盘山路上,天还没亮旅游者就在公路一边排着,人头攒动,像是一支游行队伍,等太阳升起。油菜花的一片金黄呈现出一种冷艳,那种颜色通常用纯柠檬黄也难以表现。油菜花盛开在梯田,一层层叠起,错综复杂,有大小变化,其中夹杂一块水田,地里有耕牛犁地,水田的反光和着雾气弥漫氤氲。山气、耕牛、晨曦中有诗情;菜花、梯田、水光里有画意;蜿蜒、起伏、变化藏美学;青石板、马头墙、砖雕门楼有历史、文化。

婺源的风景实际上是由一个个村落组成。这些村落有的在山麓,有的在山间,有的在山顶,有的组合成了一个镇,像是江南水乡一样,黛瓦粉墙炊烟,石桥流水人家,晨雾弥漫成风景。庆源、官坑是那里的村镇,它们都在丘陵丛林中,坐落在山谷的风口中。古村亦大同小异,但是总有一条溪流汇聚穿越,那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山涧有溪水,水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发出哗哗声响,在大大小小的卵石中回流,当水流碰到阻碍,溅起水花,又有激荡之声回响,若是遇上较大的五龙源的阔水,还可以乘筏漂流。大樟树、古桥、马头墙,是婺源风景的标配,美人靠、廓棚、靠溪边的房子有点像水乡,不同的是房子高大,屋檐勾心斗角,天井、匾额、对联,让人感觉到这里的文化。

婺源民风淳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那里有保持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自古有“书乡”的美称。江南晴日,掩映林泉氤氲缭绕,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给婺源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质感。那里是我国徽州古建筑保留最好的地方,素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婺源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嶂、峡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多个生态保护小区,构成了婺源美丽的自然景观。

一梦到徽州访民居,一路到黄山、婺源看风景。风景由山、水、房舍、河流、池塘、灌木小巷、青石板路等组成。或许有西北的戈壁、峡谷、高原雪山、内蒙古大草原、东北桦树林等,而生成和南方不同的风景;风景由大小、高低、虚实、聚散、开合等搭配组合产生审美。此外还有历史文化积淀、城市乡野气息,自然气象等,使之产生了诗情和精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