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4月01日

吃春菜

鲍安顺

 

苏轼在《春菜》里写道:“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短短几句诗,所报菜名,连续说出了四种春菜,分别为宿根、韭芽、香荠、青蒿,写出了诗人对春菜的乡情依念,那是他渴望吃到的佳肴,是春天的味道,人间极致的美味。那青蒿,也叫芦蒿,别名蒌蒿、水蒿、柳蒿等。苏轼有诗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芦蒿美味,是春天的美味,选取鲜嫩芦蒿尖儿,炒香干吃,只要加一点油、盐,不用别的调料,那芦蒿尖儿的清香,与香干的鲜味,相融一起,味道美妙。那芦蒿,在炒之前,在清水中浸泡一会儿,炒时用旺火出锅可吃,口感鲜嫩,仿佛春天的清新舒爽,那是一种特有的味觉气息。

踏青郊游,挖野菜就有野苋菜,也叫“春碧蒿”。野苋菜清洗后,与鱼片煮在一起,称为“滚汤”,也叫“春汤”。有民谚:“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京津一带,春菜最早就是指野苋菜,它是莴苣属的一种蔬菜,后来才慢慢把荠菜、榆钱儿、香椿等春菜,也加了进来。野苋菜,被称为“长寿菜”,炒熟后红色汤汁,用它泡饭吃,别有一番风味。

李时珍称荠菜为“报春菜”,是第一批春季时鲜。与此同时,春笋、香椿等春菜,也纷纷现身菜市,上了市民的餐桌。中医认为,春季万物生长,正所谓“百草发芽,百病发作”,也是流感、肺炎、鼻炎等病的高发期。《黄帝内经》里说,“春夏补阳”,春天适宜多吃温补阳气的春菜,充实人体阳气,增强抗体,抵御风邪入侵感染,那“顺时而食,不时不食”的道理,就是说吃春菜,不只是口爽心爽,还是养生之道。为此有人说,春菜比肉香,一口菜香味,吃到了春天所有的美好感觉,那是春之味,也是春天鲜美的人间美食。

俗语说:春雷起,春菜鲜。春雷一起,春菜长得鲜嫩无比,此时宁愿少吃肉,也不能错过吃春菜的好时机。那春笋,在雷声中破土而出,被称为“春天菜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板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春笋各个部位都可食用,嫩头炒食,中部切成片可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与肉类一起炖汤,还可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吃别有风味。

民间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那荠菜和香椿,也是非常鲜美的春野菜,富含氨基酸达11种之多,还有马兰头、马齿苋、芦笋、蕨菜、鱼腥草等野菜,都是春天美味佳肴。家种春菜,分别有豌豆苗、韭菜、莴笋、菠菜等,也是如数家珍的时令佳肴。是呀,春风十里,尝一口春菜真美,那春菜做出的美味佳肴,我常吃的有韭菜炒春笋、香椿炒鸡蛋、果仁菠菜、蒜香藠头、酸菜炒春笋等,都是妙不可言的春天美食,人间的上上菜肴。

很多地方,有“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习俗,春天带着孩子出门踏青,还能吃到美味的荠菜。辛弃疾诗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民谚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早春时节,大地回暖,那荠菜从解冻的大地里,探出头,直起腰,沐浴春风,翠色喜人,人们从田间将荠菜挖回家,洗掉尘土,再用开水焯一下,便可做成各样美食,可以清炒、凉拌、包馄饨、煮菜汤,那萦绕舌尖的,是春天的乡情记忆,浓浓的乡野味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