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富林街道“多格合一”破解街区治理难题——
让网格治理不再“格格不入”
□ 记者 李梦颀 通讯员 陆晓韵
在广富林街道,街区治理不再是“各扫门前雪”的单打独斗,而是以党建为纽带、“多格合一”为保障的街社联动治理共同体。
青橙商业街与御上海社区仅一街之隔,因行政管辖“分属两格”,垃圾清运、停车纠纷、消防隐患等“三跨”顽疾长期难解。街道优化网格划分,将商业街纳入御上海居委会管辖,成立街区党支部,构建社区、街区、部门协同架构,让网格治理不再“格格不入”。
智能垃圾箱上岗 扬尘烦恼不再有
“以前开窗像开盲盒,不是灰尘就是异味!”御上海小区38号楼居民的抱怨,道出建筑垃圾点位的治理痛点。虽经物业定期洒水,装修垃圾激增仍使扬尘问题难除。
居委会依托街区党支部吹响网格“集结哨”,多部门响应勘查,提出“改点为箱、智能收运”方案。智能垃圾箱占地仅传统点位三分之一,搭配拉臂车“即满即运”,且远离居民楼。网格团队“先建后迁”,新箱启用后拆除老点位,彻底终结扬尘难题。
空间“微改造”破局 停车难题“迎刃解”
“抢车位比抢演唱会门票还难!”青橙商圈停车难曾让商户和居民头疼。综合网格助力下,社区以党建联席会议为枢纽,整合多方诉求,发动在职党员、商户代表等共商解决之道。
借着垃圾房迁移“东风”,商圈空间进行“微手术”:原垃圾点位改造成5个停车位,角落荒地平整硬化后新增近30个车位。空间优化不仅缓解停车矛盾,更让商户受益——“车位多了,客流也跟着多了!”商业街人气与财气齐升。
“隔火墙”筑牢防线 充电安全“双保险”
面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隐患,御上海社区以网格为“作战单元”,联合物业、业委会等组成专项小组,收集居民需求,规划充电桩布局;同时引入外部资源,在消防单位及工作小组群策群力下,首创安装新型材料“隔火墙”,降低成本,筑牢防线,成为网格“智”理创新实践。
从扬尘蔽日到洁净如新,从“一位难求”到有序停放,从充电隐患到安全无忧,青橙商业街的蝶变,正是广富林街道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鲜活样本。以党建“穿针引线”、“多格合一”打破壁垒,多元协同“握指成拳”,网格治理从“物理拼接”走向“功能融合”,在回应群众期待中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画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