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扁担人生
俞富章
那天,在一座农家博物馆里,看到一根竖在墙边的毛竹扁担,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过去农村有很多农活需要用到扁担。挑秧,挑麦,挑稻,挑水,挑柴,挑泥,挑粪,挑肥,挑氨水……挑,就是用扁担挑。一根扁担两根绳,一根扁担两只桶,一根扁担两只畚箕,是挑担子的标配,也是农家的必备农具。
农村人家,每户都有几根扁担。扁担是毛竹扁担,一截毛竹,一劈为二,稍作削制,就成形了。扁担与挑担人之间,在慢慢磨合中,人适应扁担,扁担随人性情。每一个男人都有一根属于自己得心应肩的扁担。每根扁担的内侧都写着主人的名字。
农村的男孩子,成长中离不开挑担的历练。十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让我和他扛担。一只水桶,装满了水,扁担横穿水桶上的带子,前头是我,后头是父亲,中间是那桶水。其实水桶并不是放在扁担正中央,而是靠近父亲那一头;父亲是把一桶水的重量更多地压在了他自己的肩上,他只是让我那副还不够坚硬的肩膀体验扁担在肩的感觉。
中学毕业不久的一天,父亲给了我一根新扁担:“这是你的扁担,写上你的名字,需要挑担的时候,你就用自己的扁担。”我明白,父亲给我的不仅是一根扁担,更是一份责任,我的未来,要与这根扁担连在一起了。
挑担,首先当然需要力气。当担子真的压到肩上时才发现,挑担,仅有力气还不行,还需要技术与经验。挑着重担走在阡陌上,走在独木桥上,没有平稳技巧与临场经验,是不能胜任的。如挑秧,挑着一担满满的秧苗,赤脚走在逼仄打滑的小田岸上,深一脚浅一脚,肩上重担压着,脚下却在打滑,沉重而艰辛!第一次挑秧,因为没有掌控好,我一个踉跄,直接滑到田里去了,还把腰扭伤了。
挑着担子过独木桥更是一种挑战。一天,生产队从县城装来一船氨水,需要人工将氨水从船上挑到岸上的氨水池里。两桶氨水一根扁担,担在肩上,战战兢兢,不敢迈步,步迈大了,桶里的氨水就荡出来了。这个时候,老爷叔告诉我,挑氨水,不仅肩上要平稳,脚下也要平稳,肩上脚下协调一致,桶里的氨水才不会荡出来。
对于一个农村男人来说,扁担不仅仅是挣工分的农具,而且是人生的担当与责任。一个不能挑担的男人是不合格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是“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的男人,是肩上挑着重担嘴里还能哼出响亮号子的男人,是不偷懒、不懈怠,尽心尽力挑起人生重担的男人!
男人的肩膀,不仅要能够负重,挑得起,还要挑得远,挑得稳。会挑担的人,可以一边走一边换肩膀,右肩累了,换左肩,左肩累了,换右肩,直到将一担东西挑到目的地为止。我刚开始挑担时不会换肩,一只右肩挑到底,不仅右肩的皮都磨破了,而且人的形体都歪了,左右两肩有了高低。后来学会了换肩,从此再远的担子,也不怕了。
已经很久不用扁担了,不过,挑担的使命一直在肩。数十年来,肩上始终有着一副无形却沉重的担子,一路挑着……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