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新融合”育壮 千企创新羽翼
1至7月湖州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6.8%
一辆满载华氢汇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精密设备的货车日前缓缓驶出南浔光电谷科技产业园。副总经理孙勇丽站在厂区门口,目光久久未移,就像送别自己远行的孩子。“今年1至7月,公司产值已突破4000万元,订单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孙勇丽语气中难掩兴奋,通过研发团队多轮技术迭代,企业成功实现了全自动化突破,生产效率翻倍,产品质量稳定性也显著提升。
华氢汇的快速发展是湖州市推动制造业创新动能加快释放的缩影。今年以来,随着“两新融合”工作系统推进,湖州企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1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6.8%。从行业看,通信电子、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16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面上。
湖州市经信局介绍,近年来,湖州市积极实施“千企创新”“三清零、两覆盖”攻坚工程,遴选1000家细分领域中实力突出、成长潜力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亿元以上“无研发投入、无有效专利、无新产品开发”企业清零。1至7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支出127.1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比达到3.0%,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创新提能、发展提质。
同时,湖州市在中试平台搭建与成果转化机制上持续发力。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湖州市已系统布局中试平台,构建贯通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的中试体系,指导平台挖掘服务场景,对标企业需求定向攻关。目前,全市已布局中试平台31个、总投资15.5亿元,其中2个平台列入工信部首批国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开展中试验证项目超60个,成果转化产值超13亿元。
据了解,为持续降低企业转化成本,湖州市还推进整合35家企业组建新能源“先用后转”成果池,联合制定成果池运营细则,吸纳108项专利成果入池,转化“电池管理系统专利”等7项成果。同时,引导区县立足产业优势,初步建成物流装备、新材料、绿色家居等产业成果池,加快建设地理信息科技成果线上展示交易平台。
摘自《湖州日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