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0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看长三角
2024年10月18日

一田多收 “鱼米”兴农

杭州探索新型综合种养让稻田生“金”

秋风十里,稻香蟹肥。在杭州,滚滚稻浪下藏着不少致富“玄机”——稻蛙共生、稻鳖共生、稻虾共生、稻螺共生等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带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良好效益,成为一道高效生态农业“新丰景”。

“建成稳粮增效新型综合种养面积8万亩”在今年年初被列入了杭州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记者日前从“城乡共富在杭州”暨综合种养产品展示交流活动上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完成90%以上。具体成效怎么样?此次活动中,杭州市9个区县(市)的39家农业主体纷纷带来自家的养殖产品,展示成果、交流经验。

一筐筐稻田出产的黑斑蛙、中华鳖、蓝龙虾、“蠡湖1号”螺蛳成为当天的主角。评委们通过品相和烹饪后的口感,依次给它们打分。“这个蓝龙虾比一般的小龙虾个头更大,口感上更鲜嫩多汁。”评委一边品鉴,一边向观众介绍。这是一款来自杭州星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的蓝龙虾,公司负责人翁云峰是个“90后”,2022年在临平区塘北村开启“稻田—蓝龙虾”综合种养,目前拥有综合种养面积500亩,实现了“一亩田、百斤虾、千斤稻、万元收”,还积极为周边大户提供种苗培育、技术指导和回收帮销等服务,打造“稻虾共生”的共富产业体系。

田还是那块田,变的是种田的理念。据介绍,杭州通过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大力推进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市级基地一般综合种养模式按每亩不高于1500元进行奖补;高标准设施稻蛙模式按每亩不高于3000元进行奖补;并创新设立“稻蛙订单价格指数保险”“稻田综合种养保险”。

目前,杭州市稻鸭、稻鳖、稻蛙模式单项规模均居浙江省第一,今年有望带动农户增收2亿元以上。其中,淳安县浪川乡“稻蛙共生”共富基地超600亩,带动就业500余人,助力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同时,综合种养模式下的亩均化肥农药成本分别下降60%以上,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今年,杭州昊琳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稻鳖共生模式获全国稻渔模式创新大赛二等奖,亩均收益达1.2万元。“通过稻鳖共生,不仅在原来单收水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份鳖的收入,还因为生态养殖,水稻和鳖的品质更好,价格也提高了。”公司负责人金建荣从2014年就开始探索综合种养模式,他告诉记者,眼下,公司正推动项目进一步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打好综合种养产品“品质牌”。

“今年我的黑斑蛙已经卖了1万多公斤了,效益和口碑都很好。”杭州巨星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国今年开展稻蛙共生综合种养,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

活动当天,临安区的农业主体“组团”带来了稻田螺。据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站长朱月清介绍,由于螺的饲养技术门槛低、一年可产3代,“稻—螺”综合种养模式深受当地农户欢迎。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益,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还为农户引进了螺蛳新品种“蠡湖1号”并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目前该区稻螺共生种养模式已达4300多亩,还开发了螺蛳预制菜、小零食等产品。

“举办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更多农民了解和参与新型综合种养,走上绿色可持续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渔业渔政渔港处处长吴小兰介绍,今年杭州市还将新增新型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并于明年验收建成。

摘自《杭州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