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4年11月20日

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举行

手脑并用有创意 劳动教育展成果

本报讯(记者 王梅 摄报)“双新”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评在松江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举行,一批传统劳动技能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成果集中亮相。

展评分成品展示与现场动手实操两大部分。在成品展示区,各校分设展台,呈现了最具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成果,还安排了小解说员现场介绍。展品类型丰富,涵盖布艺、编织、陶瓷、针刺、蓝染等。不少学校还带来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创新成果。上师科创学校展台上,不仅陈列了利用易拉罐金属皮压刻的西周蝉纹鼎平面作品,还为观者配备了VR眼镜。小解说员肖梓涵告诉记者,展示作品是学校劳动社团与历史社团合作的结晶,制作上采用切割、打磨等多种手法,使用VR眼镜能放大纹样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观看效果更佳。

实操展示包括水仙花雕刻、行李箱整理、中式面点制作、木陀螺制作四个项目(见上组图)。这几个项目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呈现动手劳动全过程。在中式面点制作区,饺子、包子、煎饼、手工面条等齐上阵,蒸煮煎炸等手艺全用上了。三新学校学生鲁雨瑶当天制作的是橘子馒头,“主要体现在观感上,造型和色彩像橘子”。木陀螺制作区,学生们不分男女,都能熟练使用手枪钻、锯子、锉刀等劳动工具展开制作。来自东华附校的参赛选手刘渏诺说,木陀螺制作的难点在于保证它的平衡性,否则做出来的陀螺会不停抖动,转动也难以持续。

松江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周慧瑛介绍,在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是一项常规活动,近几年来常开常新。今年特别增加了劳动技能现场操作展示。全区共有41所学校近400名学生参加。“‘双新’实施的过程中,‘到底想培养、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的时代之问。从各校展示的情况来看,校本化推进劳动教育涌现了不少创新成果,也融入了教师和学校的思考,值得欣慰。”周慧瑛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