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1月11日

一雨一寒

孙道荣

 

杭州的春天,似乎一年比一年短了,常常是倏忽而过;杭州的夏天呢,则是说来就来的,一个炸雷,就能将暑气倾盆而下;冬天却不一样,它来得缓慢,持久,小心翼翼,生怕西湖的水,一下子冷得受不了。

它下一场秋雨,凉一点,再下一场,又凉一点。杭州的秋天,像一个火气很旺的男娃,一瓢水,怎能将他身上的热乎劲浇透?这个秋天,已经下了七八场雨了,它才在最近的一场秋雨中,让妈妈们觉察出了雨滴中的一粒寒气,赶紧从箱底翻出了秋裤,逼迫娃娃们穿上。接下来的雨,就会一雨一寒了,湿冷的冬天,这才缓缓地逼近。

从北方千里迢迢赶来的寒,是跟在一滴雨的屁股后面的。

冬天的先头部队,是空降的伞兵,且是单兵,一粒粒从天而降。它落在了一个南方人的脖子上,让他一哆嗦。南方人摸一摸他热乎乎的脖子,觉出了一丝寒意,缩了缩脖子。缩回去就暖和了。他仰头看一看天空,阴云密布,暖流和寒流正在高空拉锯战呢,战事正酣,一时难分胜负。双方都在增援,最终扭成一团,变成一滴滴雨,徐徐地落下来。这滴雨,藏着暖,也裹着寒,是暖是寒,全凭每个人各自的感受。

而最先落下来的一滴雨,大概率是砸在一片树叶上。南方有太多的树,太多的树有更多宽大的叶子,它们在树枝上,站了一个漫长的夏天,有一点疲惫了,雨敲醒了它,那就坐雨滴的宇宙飞船,飘飘忽忽地落下来呗。之前,风已经扯下了很多叶子,只是风中的落叶是凌乱的,叶子也许更愿意让一滴雨砸下来,那是多少带点湿意和诗意的。

南方的春雨是绵绵的,有一股弹性,夏雨呢,则猛烈如注,秋雨跟它们都不一样,它不疾不徐。它若来得快了,携带不了几丝北方的寒意,则有违它的初衷;若猴急了,又显不出它的从容。它才不着急呢,它有的是时间和耐性,把南方的湿热赶走,一寸寸收复冬天的失地,让湿冷在南方站稳脚跟。

上一场雨,与这一场雨,也许只隔了三五天,或者更短的时间,它们不是同一场雨,后一场雨永远会比上一场雨,带来更多北方的消息。一只蚊子的翅膀,被一场秋雨中的某一滴雨砸中,恐怕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总是在某一场浩大的秋雨后,蚊子讨厌的嗡嗡声,突然就被浇灭了。春雨让百花盛开,到处都是暖融融,闹哄哄,秋雨则让世界安静,一滴秋雨的寒,足以让花凋敝,让蝉闭嘴。

秋雨中,乱象丛生。你看看大街上,有人还穿着短袖,有人穿着短裙,也有人已穿上了长衫,绒衣。还有人在风中,裹了裹厚厚的外套。秋雨滴答一声冷笑,它会在下一场雨中,让寒成为一枚针,扎进你的毛孔,让你尝一尝,什么叫寒意刺骨。很少看到有人在秋雨中冒雨奔跑,那是因为雨里的寒,一定跑得比你快,钻进你的后背。

像所有的雨一样,秋雨也是跟在风的后面的。秋风浩荡,雨才接踵而至,让人误以为是风刮走了南方的暖。其实,真正的寒,是藏在雨里的。水是最好的藏身所,水里可以藏着暖,也可以藏着寒,水包容一切。寒若裸露,会被风吹散;寒若藏在雪中,早晚会融化;寒躲进一粒雨中,它就有了伪装,有了避难所。而风只是雨的前奏,是寒的探子。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才能让寒,钻到每一个角落。寒雨之后的风,才是寒风。深秋的某一天早晨,你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思忖着今天应该穿什么衣裳呢。你打开了窗户,试探室外的气温,如果你伸手接到的是风,你不会缩回手,而如果是一滴雨,你的手可能像触电一样,缩了回来,你被一滴雨的寒,扎了。

已经过了大雪的节气了,今年的第一片雪花,还在赶往杭州的路上,有的年份,它赶了一年的路,也抵达不了杭州。唉,难怪西湖边的断桥,总是一副失恋的样子。

这个冬天的杭州,会下雪吗?小区的银杏树上,还挂着最后几片叶子,陪着我一起苦等。我才不着急呢,我知道必有一场秋雨,最后出场,让我们一雨入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