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纬27°线上的两种植物
吴建国
榕树
杨家溪的古榕树群,是到福建霞浦旅游的一处景点。这个古榕树的群落由17棵榕树组成,被称为榕树王的这棵榕树,树龄已近900年,需要12个成年人才能环抱。
榕树品种很多,杨家溪这里的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是高山榕的一种。高山榕根系十分发达,气生根能在空中飘荡,但伸到泥土后,就会慢慢长大增粗,变为主干树的支柱根,多的会有上百根,因此,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棵高山榕就变成了一片林,这是人类看到的最为震撼的独木成林的景象!
榕树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对于环境的清洁度、湿度和气温极其敏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20℃~30℃,每年11月份就进入休眠期,冬季气温低于8℃时,树叶会变成焦黄状态”。教科书上说,杨家溪这里的古榕树群,是自然界里全球纬度最北端的榕树群落。这里的纬度是27°00′23″N。
也就是说,在这个榕树群体生长的近900年间,这里的地理气候环境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没有出现过极端低温。霞浦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2023年1月14日,《爱霞浦》发出公告:新一轮降温开始,地域内大部分地方气温降至0℃,而海岛乡的气温在8℃。杨家溪的古榕树群落距离海边不远,这个冬天里,榕树经历的严寒在8℃左右。
网上有旅游者拍摄的日本皇宫附近的榕树,看得出是高山榕的品种。日本皇宫在北纬35°41′,突破了榕树生长的纬度极限,但是,东京的最低温度是2.5℃,这是远离了西伯利亚的海洋性气候。
上海的科研人员也在研究榕树在本地的引种,主攻的目标树就是高山榕。上海地处北纬31°,年平均温度在18℃左右,2023年12月17日,市区最低温度-3℃。郊区常年有-8℃的天气出现,这个自然条件下引种榕树,成功的记录在松江辰山植物园,采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手段,没有文字说明,这一定是科技条件下的个例,值得关注。中国南方的庙宇周遭,种满了五树六花,榕树就是其中的一树!有榕树的地方,气生根如丝如缕,在风里摇曳,树盖下便是一片清净之境。
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受到挑战的今天,我们关注榕树这个品种的生存,意义重大。在上海的自然环境里,如果榕树不需要用科学的手段改变其基因结构而可以较大规模种植和生长,会让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上海环境里的清洁度和空气中的湿度满足了榕树生长的条件;忧的是,气温上升太快,冬季极端的寒冷天气没有了,而暖冬恰是农业种植的天敌。
红树林
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一片红颜色树林,而是一种植物的名称。红树林生长在海边的浅滩上,生长在含盐成分很高的海潮里。
常态下,红树林是绿色的,她具有发达的表面呼吸根和气生根,植物体内含有一种叫单宁的物质,在空气中氧化后呈红褐色。因此,受伤的枝叶,会迅速变成红色。单宁味苦涩,因此不被海洋中鱼类啃食,单宁也是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凝固蛋白质的作用,特别是红树林根部和树干表皮含有大量鞣质,能吸收盐分和有毒物质,还能与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盐离子结合,降解和转化污染物。
因此,红树林不惧怕污染的海水,生长在植物学的悖论中,一丛丛,一簇簇,就像一堵挡浪的墙,在上涨的潮涌里飘浮,又像一棵棵树,耸立在退潮后的浅滩上!
世界上能生长红树林的地方并不多,红树林喜热怕冷,在地球上自然生长的极限是北纬27°。
在福建省霞浦县盐田畲族乡的鹅湾,这处红树林成了景点。在海滩边,有人搭了一个高台,居高临下,正好拍摄。当然,走上这个平台是需要收费的,服务的项目是:有一条小木船会适时在红树林间穿梭,木船上有人用一张红黄相间的抛网,不时地抛向空中,然后落在一簇簇绿色的红树林中间!看手机成像,美得惊人。但总觉得有些不协调,仔细看,才发现这处海滩水的颜色有点浑,有点发白。
想到前一天在强烈的阳光下乘船去嵛山岛的情景,不到10公里的航路上,船艇穿行在网箱和海带养殖场之间,最窄的地方,航道宽度不到30米。船艇上看海景,天是蓝的,湛蓝的大海已经没有了,海水的颜色微微发浑发白。海上养殖需要饵料的大量投入,造成的污染是可以想象的。
在鹅湾的这处摄影平台上,看到两位来自北京的学者,他们说,这处浅滩的面积很大,而红树林数量太少了——显然,这里海水浑浊,污染现象没有改观。我记录的这里的纬度是26°49′49″N,依照书本里的说法,这里往北20公里内,应当还有一处红树林。
从辽东湾到海南岛的三亚榆林港,近海几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范围内,布满了海上的养殖基地。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和海洋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很难描述人类对海洋的依赖程度,养殖业留下的,一定是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只是霞浦的海边需要红树林,全中国的海边,需要的也是红树林。
在全民关注核污水排放的时候,看到发表在《温州日报》上的一篇文章,《突破28°——我市红树林生存调查》,文中说,红树林生存的极限,从北纬27°向北突破过了28°线,乐清这里的5445亩红树林,今天的价值在科技上,未来潜在的价值无法估量。
在中国,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都在沿海,浙江就有三座,靠近温州的是苍南三澳核电站。温州红树林的引种实践,应当看作是国家战略。在东经120°线上,每一个纬度大约是111公里,理论上说,向北一个纬度,年平均气温大约降低0.86℃。对于植物适应性来说,行政区划是没有意义的,1亿5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了浙江东南部至福建东部今天的地形地貌。这片地域,山势形态和气候特征是一样的;地处太平洋的西岸,海洋环流是相同的。所谓不同,只是年平均温度不到1℃的差距。
红树林对于温度是敏感的。
温州乐清引种红树林的成功,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就在自然的法则里——因为发电产生的冷却水,也许就是让乐清湾的近处的海滩水温提升了1℃!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