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2月21日

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公司激光加工头产品累计销售25万个,赋能下游千行百业——

松江激光加工头成全球销冠

□ 记者 陈燕

 

“我今天要赶去昆山三一全球研发中心交流,初一飞美国,参加美国国际西部光电展览会……”近期,嘉强(上海)智能科技股份公司首席技术官李思佳的脚步十分忙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公司生产的激光加工头销量达5万余套、控制系统1万余套,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同行,公司实现产值约5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计销售激光加工头25万个,居全球同行之首。采访中,李思佳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公司产品销量明年预计翻倍,未来几年内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工业激光赋能装备和下游千行百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支绿色高效高精高速之力量。”这份信心来自厚积薄发的技术实力和开放平台生态的结合,更来自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

 

十五年磨一剑,实现国产替代

一个小小的激光加工头,既可削铁如泥、势如宝剑,又能轻松在钢板上写字或是雕刻一棵圣诞树,走进企业的产品展厅,各种大小不一、应用广泛的激光加工头常引得参观者啧啧称奇。从工业制造领域类似工业激光裁缝的切割、焊接、钻孔,到老百姓日常的近视矫正、医美手术,激光技术运用广泛,而所有运用的实现都离不开激光加工头。别看激光加工头个头不大,科技含量超乎想象,内藏几百个零部件,是集精密机电、光学与电子软件于一身的新质生产力。

“十年前转型推动内部工业数控软件项目,当初选了这个复合赛道,现在想想有点后怕。光机电和自动化软件深度融合并结合传统机床装备产业升级必须要有软件,软件定义智造,很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子系统以前被国外垄断,我们坚持‘嘉言善行庄敬自强’,历经磨炼,自主研发的产品一代一代推出来了。”李思佳坦言,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已经在激光加工装备领域光机电研发子系统这个细分赛道摸爬滚打近20年,公司成立于2009年,从做国外激光加工头产品代理到自研激光加工头传感器和控制系统,2015年实现激光设备核心零部件逐步国产替代,从激光头硬件走向开放系统平台软件,汇合走向场景驱动的解决方案,最终迈向xEOS睿制模式的规模,形成行业4.0生态。2021年完成激光加工头多场景产品矩阵布局。

公司产品最初一年销量不过百个,近几年年销量达到5万个,实现了巨大飞跃。“国外一个类似我们GF系列的激光加工头售价近20万元,我们的产品在实现了品质赶超的同时,价格大大降低,可以在对折的合理价格实现国产替代和超越。”李思佳说,更低价格、更高品质的激光加工头产品,对于激光技术在众多行业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工业制造激光智造国产替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前,公司凭借激光加工头产品入选2024年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打造生态平台,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工业制造正从传统的“桑塔纳”模式向“特斯拉”模式升级,而激光作为新质生产力,是普适所有制造业的底座,激光加工装备正在全球范围取代和升级传统加工,成为“新工业母机”。数据分析显示,全球潜在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中国激光加工设备是千亿级赛道,未来有望以年增长率20%快速扩容。面对行业发展的风口,公司早已进行布局,近几年,从硬件向软件拓展,从单一产品向平台生态延伸,如自主研发了开放的xEOS嘉强鸿平台、智信xChat连接工艺xApp小程序等。

“嘉强已经步入自我定义的4.0发展阶段,如何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内,乘激光装备业东风,以差异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引领激光智造的变革,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李思佳告诉记者,打造激光中央厨房,创新综合解决方案,促进智能装备生产力,为激光服务共创价值成为企业愿景。接下来,公司将持续打造xEOS+xApp新范式激光智造开放性生态平台,通过“嘉强鸿xEOS”新型激光化、自动化、信息化融合xApp个性化的边缘计算生态平台,构建开放、灵活,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生态系统,让激光有智慧,让智造有灵魂,让应用有个性,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公司拥有上千种激光加工头产品,服务国内外集成商渠道客户千余家,已经成为国内从事研发制造激光加工头、激光数控系统、激光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军企业。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超百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松江区卡脖子工程项目立项,斩获100余个行业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建立了产学研对接的智造学社,积极推动RAY睿激光Ai应用生态,与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及政府部门等携手共促行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