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政府发布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表彰决定
东华大学获“慈善楷模”奖
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与残障老人共同编织二十四节气团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 刘芮孜)先后培养1.25万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39.8万小时,惠及全市10.7万余人……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第二届“上海慈善奖”的表彰决定,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评“慈善楷模”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该服务队成立30周年。
记者从学校获悉,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由东华大学1994级的60余名学生发起,成立于1995年,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队伍之一,也是目前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基地六大分基地之一。
服务队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阳光之家,开展“为智障人士奉献爱心”活动。发挥专业特长,为残疾人和老人研发辅助器具、康复器械;点对点为残疾人子女提供义务家教;与残疾人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听着他们虽然走调却饱含热情的歌声,我心里一阵暖流涌动,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希望。”谈及第一次前往阳光之家的经历,服务队队员马欣记忆犹新。
此外,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深耕志愿服务实践阵地,携手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建设科技助残实践平台,与6个阳光之家、300余个残疾人家庭、3个敬老院建立定点帮扶基地,累计发起志愿服务项目5个,成立各类服务分队7支,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基地12个。
为推动智力助残活动惠及更多社会残障人士,服务队致力打造党建引领、基金会协同育人、校院企联动的新型公益志愿服务体系和发展模式。在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推动下,机械工程学院联合校友企业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助力志愿服务发展,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东华模式”。
30年来,服务队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银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中央“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等各项荣誉和奖励6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沪上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品牌项目。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