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开刀,为心脏换“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首例TAVR手术成功
本报讯(记者 李天蔚)术前每走一步都要喘息好几分钟,术后第二天就不适全消、自行下床。近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心内科为一名老年患者顺利换了扇“心门”。据悉,这是该院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标志着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水平迈入国内一流行列。
今年79岁的刘老伯来自河南省,最近半年,他的身体频繁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其儿子回忆:“症状严重时,父亲没办法正常行动,连上一个台阶都要休息5分钟。”辗转多家医院均没有好转的刘老伯,在家人陪同下千里迢迢来到松江就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心内科主任侯磊检查后发现,刘老伯的症状缘于主动脉瓣严重狭窄。考虑到刘老伯年近八旬,团队决定采用创伤极小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这是一种微创技术,无须开胸,就能为心脏更换“大门”。如果把心脏比作一栋房子,主动脉瓣就是心脏向全身供血的“大门”。当这扇“门”因老化或病变无法正常开合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头晕,严重时甚至引发猝死。
“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许多高龄患者难以承受。”侯磊介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不需要动刀,只需在腿部血管处穿刺插管,通过导管将折叠的人工瓣膜送到心脏位置,随后人工瓣膜会像伞一样撑开,替换病变瓣膜。”术中心脏无须停跳,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手术当天,该院心内科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周达新、张晓春教授的指导下,仅用一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刘老伯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消失,次日便恢复了自主活动。“手术后第三天,他就能自己走路,现在都不需要我们特别照顾了。”刘老伯的家属说。手术效果远超全家预期,刘老伯的家属为此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除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心血管内科近期还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例如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His束旁房速射频消融术、ECMO支持下的高危介入手术、慢性冠脉闭塞介入术等。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