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5年04月02日

告别“压力肥” 实现“健康瘦”

□ 记者 李天蔚 通讯员 杨玲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肥”成为许多人的困扰,体重不断攀升的同时,焦虑、失眠等症状也随之而来。“压力肥”不能简单认为是疾病,这种身心失衡的表现该如何应对,如何回归健康状态?

与因疾病引起的肥胖不同,压力型肥胖在年轻群体中更为常见,男性在30岁以后、女性在25岁前后,这一现象愈发凸显。它并非单纯由饮食过量或运动不足引起,而是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如职场竞争、家庭矛盾等,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而体重也会在数年内持续上升且难以控制。

情绪的起伏变化对身体有着深远的影响。慢性压力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从而促进内脏脂肪的沉积。同时,压力还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增加人们对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求,形成一种“压力—进食—内疚—更焦虑”的恶性循环。皮质醇会抑制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脂肪的合成。由此可见,“压力肥”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体重问题,更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失衡的表现。

如何告别“压力肥”,实现健康瘦呢?第一步,需要先筛查“情绪源头”。可以通过使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来评估个人的情绪状态,从而识别出压力的来源。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小目标”,例如在6个月内减重5%~10%。切记不要急功近利,以免引发体重的反弹。

情绪问题也需要“对症下药”,讲究“身心同治”。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记录饮食日记、识别情绪触发点,可以打破“压力引发暴食”的自动反应模式。此外,社交网络上广受热议的“正念练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每天花10分钟进行正念减压,专注于食物的味道与饱腹感,可以有效减少无意识进食。同时,每日练习两次“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也能帮助我们舒缓情绪。此外,尽量固定在22:30前入睡,提升睡眠效率,不仅能改善身体状态,还能减少次日的热量摄入。

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告别“压力肥”,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饮食管理方面,参照《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的建议,采用“蔬菜—蛋白质—主食”进餐顺序,控制每日总热量。主食增加粗粮,减少精白米面;多吃新鲜蔬果,避免高糖水果和高淀粉蔬菜;优先选择低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同时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运动上,每周进行150到30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进行2天或3天抗阻运动,每次10到20分钟。此外,减少久坐和被动视屏时间,可以每小时起来活动3至5分钟。告别“压力肥”,实现“健康瘦”,不仅是为了拥有更好的身材,更是为了拥有健康的生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