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4月02日

出门俱是看花人

马 浩

 

一说到春天,满脑子都是花影,且慢,接下来便是人影在眼前晃动,花影人影,桃花人面,蜂飞蝶舞,莺歌燕舞,花香袭人,嘈嘈切切,春迷失在喧闹里,人迷失在花香里,花迷失在人潮里。

春,是一张网,万物笼罩其中,无一条漏网之鱼。万物映照,草看花,草成了花,溪水看花,花影满溪,山野看花,漫山遍野,人看花,笑靥如花……是造物主的魔力,还是花的魅力,或是人的共情能力,也许是人与大自然心有灵犀,花要开,人知道。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梅。雪花把冬天埋藏了,村边的一枝梅花呼唤着春天,也呼唤着涂梅数九的人,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彩笔,走出家门,感受料峭寒风里的春意,闻着清冽气息里的淡淡的梅香。

南京有梅花山,树树梅花在春风里舞动着风情,每一棵树下,都有人在与花对视,用心去默默交流,相看两不厌,人在花中,花在画中。想来没人观赏的梅花,一定会是落寞的,当然,这一说法,无从考证,花不语,单凭人自己来揣测。一天,我去玄武湖散步,在斑驳的古城墙边,偶遇一株梅花,叶未放,花多已凋零,为数不多的几朵,无精打采地坠在苍老的梅枝上,看着令人感伤。当时,我就想,大约是没人来欣赏她吧,少了欣赏的目光,心灵便擦不出花火,花也就提不起心气。若我在她花季正隆的时候,与她邂逅,该是如何的风情?花要人来赏,人须花来寄。

相信名曰梅花山的地方,非南京独有,长满梅花树的山,便是梅花的山,都可名之。多么有趣,山上长满松,没听说过叫松山,山上长满杉树,亦没听说过叫杉山,倒是听说过杜鹃山,那也是因杜鹃花而得名,足见花多么令人喜爱。漫山遍野的梅花开放了,少不了漫山遍野的人,少不了漫山遍野的人手举着手机,花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看人,人面梅花相映红。

梅花开过,出门看花人的脚步却没有停止,人们蜂拥着涌向乡村的油菜花田。油菜花是朴素的,不以花香招人,以广袤浩瀚的花海取胜,走进油菜花田,无论多少人,无不被花海淹没。在人们的印象里,花多是娇小的,妩媚的,不禁风雨。到了油菜花田,你就会怀疑,那是一种偏见,油菜花开得狂野,恣意,彪悍,开出一种强劲的势力,这种势力借着东风,冲撞着每一个看花人,想让自己生出一双彩翼,与花共舞。

海棠花三三两两开在公园里,或者开在私人的小院中,她的娇艳是迷人,让人心醉,自然看他的人,不会很多,尤其是生长在私人院落。花木与人也是讲缘分的,陶渊明爱菊,东坡爱竹,林和靖爱梅,周敦颐爱莲,想来,李清照是喜欢海棠花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醉闻风雨声,还为院中的海棠担心。可栽植在城市的干道上的海棠花,像是从远方奔赴而来,花的娇雅里却透着须眉的气息。南京许多条主干道,沿着道路广植海棠花,真是绝妙的创意,南京,不愧为世界的文学之都。

南京鸡鸣寺的樱花大道,樱花开时,那真叫“俱是看花人”。有人一听到樱花,就会想到东瀛岛国,其实,樱花是地地道道汉花,在此就不科普了。现在的人工智能很方便,看花就是看花,不用戴有色眼镜。樱花是真美,当然,凡花皆美,然樱花独有一种伤怀之美,哪怕她聚集千树万树,花开得越浩荡,越让人心生怜爱,待落英如雪,随风纷扬,袅袅娜娜,宛如昆腔,令人低回,品味着春天别样的滋味。

小麦花,不知可否有人去看,也许有人会问,小麦也开花?回答是肯定的,植物开花结果,传续着生命密码,哪有不开花的。范成大有句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当然,范先生诗句中的麦花,指的荞麦的花,而非小麦,小麦花,淡黄色,花小如针鼻,缀满小麦穗,这是小众之花,农人爱看,花落后,是一粒粒饱满的麦子。

出门俱是看花人,生活美好,人花相悦,不妨想想那些种花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