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园咸菜香
陆金美
说到咸菜,人们自然会想到北京水疙瘩、天津津冬菜、保定春不老、广东橄榄菜、福建腌萝卜、曲靖韭菜花、贵州冰糖酸。可我要说的是出自家乡这片土地上的一种口味浓厚犀利的咸菜,是用青菜腌制的。乡贤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说:“家乡的咸菜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家乡腌制咸菜的历史已无从考证,只知道从我记事起,每到清明前后就能看到村子里家家户户腌咸菜的情景。咸菜是老家人餐桌上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下饭菜,粥碗里放筷咸菜,喝起来很有滋味。
家乡的咸菜,自小便在我的味蕾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记忆中,每年清明前后,村里人就开始忙腌咸菜了。家里每次腌咸菜,母亲都会让姐姐打下手。有一次,我问母亲,腌咸菜为啥叫姐姐做帮手,而不让我帮忙。母亲笑着说,姐姐是要出嫁的,如果不会腌制咸菜,到婆家怎么过日子?就这样母亲把腌制咸菜的手艺传授给了姐姐。
常看母亲腌咸菜,腌制的工序我也一一记在心中。腌咸菜的原料须挑选没有长苔开花的新鲜青菜,先从菜地里把它们一棵棵砍倒,置于阳光下晾晒一两天,待水分晒干后,去掉外层黄菜皮,用清水洗净,再倒在芦柴箔子上晾干水,最后的环节便是腌制咸菜。从箔子上抓青菜,放在大桶里,用刀一把一把地切碎后,撒上大盐,在大桶里反复揉搓切碎的青菜,直至表面起了盐霜,在阳光下发出晶莹的光,才把揉搓好的青菜装入一只蒲包里。放在长条凳上,压上一块木板,然后在上面放一块大石头。这时,压在木板下的蒲包里的菜水便滋滋地渗了出来,直到榨干青菜里的所有水分。然后根据家人喜爱的口味,添加切碎的生姜、辣椒等佐料,分别装入坛子里,放满揣实后,盖上坛盖,将它置于阴凉通风处。
腌制的咸菜装入坛子,等上一段时间,让盐分和佐料融入菜中,方可抓出来吃。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冲进鼻孔,让人直流口水。一盘咸菜,色泽金黄,细碎而湿润,放在桌子上,夹一筷放在碗里,喝一口稀饭,觉得嘴巴有滋味了。咸菜从春天吃到夏天,又从夏天吃到冬天,甚至存放几年也不会变质。
在苏北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腌制咸菜。那时咸菜是乡人招待客人的一道主菜。有客自远方来,从坛子里抓出一碗咸菜,用清水一洗,将五花肉切成很小的肉片。添柴烧旺火,把很小的肉片入锅爆炒,很快新鲜猪肉香气扑鼻。再将咸菜倒入翻炒,须臾,放葱、蒜、辣椒,盖上锅盖,少许时间揭开,咸菜炒五花肉,香气阵阵,看着就眼馋。
咸菜是菜中百搭,无论搭配何种食材,都能做出美味的乡土小菜,如:炒鸡蛋、炒藕、烧肉、烧鸡子、烧豆腐、煮鱼等等。无论炒、烧还是光吃,都脆嫩爽口,十分好吃。
前年春天,我到上海看望一位文友,就带了一瓶大姐腌制的咸菜,他用咸菜炒春笋,炒好后,用筷子夹点咸菜,放在嘴里,快活地用上海方言调侃道:“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不来,咪西咪西吃咸菜。”
现在正是腌咸菜的时节,我心里盘算着,得空去趟老家,从大姐家带些腌制的咸菜回来。一碗粥,一碟咸菜,喝起粥来便有了另一番滋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