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所高校共筑保密防线
松江大学城开展保密警示教育活动
图为学生在活动现场观看宣传展板了解相关知识。
记者 刘芮孜 摄
本报讯(记者 刘芮孜)4月15日,松江区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新修订保密法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暨“415保密宣传月”启动仪式,通过作品展览、技术演示等形式,全面提升师生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
现场,中孚信息公司技术人员通过互动演示,生动展示了五种生活中常见的泄密场景。当讲到手机红包窃密环节时,技术人员随机邀请现场同学参与“扫码领红包”,就在同学按照提示下载安装软件后,手机信息瞬间被窃取,完全呈现在了技术人员的电脑屏幕上,随后,技术人员通过电脑冒用同学身份拨打电话,引发全场惊叹。
活动大厅里,整齐排列着松江区“新修订保密法实施一周年宣传作品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这些由大学生们精心创作的海报、书法、漫画等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保密文化长廊。东华大学大三学生王彬与同学合作完成的《魔童守密,泄密难逃》漫画,以哪吒制服窃密者海夜叉的故事来警示泄密行为的严重后果。王彬告诉记者,选择国产动漫哪吒作为创作元素,是希望通过哪吒的人气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更多人关注到“保密”的重要性,“海夜叉最终被制服也说明为一己私欲泄密的行为一定会受到严厉制裁”。
活动对在保密宣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高校进行表彰,并为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六所高校授牌“松江区保密教育培训基地”。“保密工作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校的‘一盘棋’。”上海外国语大学保密办副主任赵一君介绍,在上外,保密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与党建、教学、外事深度融合的“立体防线”。面对多元化的师生群体,上外构建了“全员参与、精准滴灌”的宣教模式,并依托微信公众号转发警示案例,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将保密知识纳入日常学习中,在涉密场所设置“手机集中存放柜”“无设备警示标识”等,以“场景化提示”推动习惯养成。
松江区委保密办主任、保密局局长张政军表示,保密宣传进大学旨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保密意识,不断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继上海外国语大学之后,新增六所高校为“松江区保密教育培训基地”,至此形成以七所高校为支点的保密教育网络体系,将进一步拓展保密宣传教育的辐射面,在松江大学城营造更加浓厚的保密文化氛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