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百姓故事
2025年04月25日

数年善行筑大爱 平凡英雄映初心

——记孜诚置业公司员工鲁绵忠的公益之路

鲁绵忠陪社区老人就诊

 

鲁绵忠给资助的孩子庆祝生日

 

默默无闻践行善举的鲁绵忠

 

□ 记者 张立

 

在九峰小区物业服务办公室转角不起眼的书柜抽屉里,一张青绿色的方正卡片摆放在正中间,卡片上面印刻着醒目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志愿捐献者纪念卡”几个大字,粗略估算已经超过10年。上海孜诚置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鲁绵忠始终将抽屉的钥匙握在自己手中,绿色卡片里有着属于他自己的“小秘密”。

2006年,鲁绵忠瞒着家里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彼时,中华骨髓库库存数据不到40万人份,尚有许多人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事感到陌生,鲁绵忠的妻子也不例外,她担心影响丈夫的身体健康,却不知“助人”是鲁绵忠始终不变的心愿。那一年,他40岁。

在往后的岁月里,成为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助学扶贫、关爱老人……鲁绵忠默默无闻地践行着善举,却鲜少有人知道他的那些大爱。不过,他也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因为善意从来都不会刻意需要掌声,他还是那位用双手守护社区安宁的物业经理,也是以赤子之心点亮生命微光的“平凡英雄”。

 

两次“生命契约”,许下生命之诺

 

“不瞒你说,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想法我很久之前就有了。”端详着纪念卡,鲁绵忠的思绪回到了20年前的一个下午,那天电视中播放的节目令他难以忘怀。西安一名25岁的工程师接受了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在当天下午空运到广州南方医院,移植到一名患有重度地中海贫血的3岁男童体内,幼小的生命得以延续。而热心队伍还在继续扩大,一名四川姑娘主动将骨髓捐献给一名血癌晚期患者,这份赤诚之爱也感动了许多人。一幕幕画面直戳人心,“HLA配型”“无疼痛捐献”自此深深烙印在鲁绵忠心中,“当时我就想着,希望自己也能够有机会为那些血癌患者贡献一份力量”。

鲁绵忠坦言,最初虽然有捐献的想法,但自己并非没有犹豫过。“当时不了解情况,还以为要抽骨髓,很怕家里人担心。”后来,他搜索红十字会相关科普信息,系统性地了解现代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当得知当年全国上下有400余万患者等待着骨髓移植,但中华骨髓库的库存数据不过30万人份时,鲁绵忠的内心颇为震惊。对于捐献者而言,只要愿意捐出体内3%的骨髓,就能够拯救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

2006年5月31日,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忧,鲁绵忠独自一人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或许有一天,会有一条鲜活的生命需要我,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他第一次觉得,手中那张青绿色的纪念卡是那么有力量。

即便往后的几年鲁绵忠都没有等到骨髓匹配成功的消息,可拯救他人生命的念头却不曾在他的脑海中消失。2013年,鲁绵忠再次作出决定,签署人体器官捐献协议,将大爱延续至生命的尽头,完成“生命双重馈赠”的承诺。“以前我看到过一句话,很触动,说人体器官捐献者都是愿意用生命最后的火花点亮绝望者重生之路的人,我也希望在自己生命的尾声,找到另一种让自己‘存在’的方式。”鲁绵忠告诉记者。而在儿子18周岁那一年,鲁绵忠也带着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将大爱精神传承给了下一代。

 

鲁绵忠收到的捐赠证书

 

扶贫助学多年,点燃希望之光

 

生活中的鲁绵忠并不善言辞,当被问及助人的初衷,他只是反复强调:“就是想做这件事。”

鲁绵忠还将援助之手伸向了贫困孩童。在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鲁绵忠得知,广东汕头有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我自己也有孩子,知道孩子不读书是绝对不行的”,他毅然决定资助那名学生完成学业,从小学到高中,每年1200元,直到这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考上理想学校。受助人的父亲曾向鲁绵忠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写道:“正是这如同及时雨般的学费,让孩子再次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对您非常感激!”寥寥数语道不尽感恩之情。

“内心是很感动的,觉得自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提起助学一事,鲁绵忠如是说。后来,他还主动找到上海慈善基金会,希望自己的这份助人意愿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2018年4月4日,在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协助下,鲁绵忠以每年3000元的资金定向帮扶六盘水一名贫困大学生,直至他大学毕业开始工作;2020年5月1日,鲁绵忠开始资助崇明区的一名初中生,这名学生后来顺利考入了理想的高中;2021年5月1日,鲁绵忠又资助闵行区的一名贫困小学生,如今这名学生已开启崭新的初中生涯。

除了提供学费和生活费,鲁绵忠还时刻关注着这些孩子的成长情况。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精心准备礼物,去看望上海的两个孩子,与他们谈心交流,鼓励他们勇敢追梦。而孩子们也对这位“鲁叔叔”感恩在心,在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深深表达着对鲁绵忠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爱老敬老不停步,履行物业人社会责任

 

“和蔼”“朴实”“善良”,这是身边人对鲁绵忠最贴切的夸奖,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也关爱上一辈的老人,不论是日常生活或是社区工作,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总能看到最温情的守护。

每天8时,鲁绵忠的巡查路线都会从九峰小区几栋特殊居民楼开始。那里居住着好几位孤寡老人,用鲁绵忠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我工作的重点保护对象”。他的手机里还留存着一份特殊清单,记录着每一位独居老人的生活习惯:张阿姨每周三要去复诊,李老伯要定期配糖尿病的药,赵大叔的腿脚不是很好……鲁绵忠不时更新着这份“备忘录”,以期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来自物业的关爱。“每到一个新小区就职,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去拜访这些独居老人,因为他们是小区里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鲁绵忠说。

这份“备忘录”也被鲁绵忠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就在不久前,一位老人突发不适,鲁绵忠得知后,以最快速度赶往老人家中,看到是熟悉的“鲁经理”,老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在随后的就医药过程中,鲁绵忠将老人情况悉数告知医生,并全程守护老人直至其出院。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除了每一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鲁绵忠还清楚记录着他们的出生日期,每逢生日前夕,他都会自掏腰包为老人买蛋糕祝寿。每到节假日,鲁绵忠还会组织公司工作人员一一上门问候老人们,并将公司精心准备的米、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他们的手中。时常受到鲁绵忠帮助的李阿姨告诉记者:“每次看到鲁经理,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平时孩子们不在身边,物业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家人,一直记挂着我们,真的太感动了!”

从捐献造血干细胞到捐资助学,鲁绵忠用20年刻度丈量大爱的精神高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无私奉献展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人。”鲁绵忠说。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