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人文松江
2025年05月08日

以笔为语 让爱“听见”

——无声画者胡士群的梦想

□ 记者 贾丽

 

见到胡士群时,他正和同伴站在数米高的升降车上,趴在墙上画画。大声打招呼,两人都没反应,我才猛然回过神——他们听不见。于是赶紧掏出手机给胡士群发微信。他显然感受到了手机的振动,看了一眼后立刻转过身来,不停地挥舞双手,笑容在红色五角星背景墙面的映衬下格外灿烂。

胡士群是一名听障者,他的世界比常人少了曼妙的声音;他也是一名绘画者,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一片又一片斑斓,也将温暖送给了无数与他一样或不一样的人。

 

想画很多好看墙画,治愈偶然路过的每一双眼睛

胡士群是安徽人,因为小时候用药不当,1岁起就失去了听力。但他性格开朗,即使不能说话也无法消解他“表达”的渴望。于是他开始拿起画笔“表达”。绘画就像一道光,点亮了他黯淡的生活。后来他凭借出色的专业课成绩考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广告艺术设计,2011年来到上海后,胡士群结识了“中国立体画第一人”万文广,就此开启了他的墙绘生涯。

多年来,胡士群带着和他一样的“听障”伙伴,把上千幅或个性张扬、或温暖美好的图画,描绘在繁华的都市街头、恬静的乡村,以及校园、医院、小区的白墙上,治愈了无数人的心灵。

2022年,胡士群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松江区叶榭镇“幸福老人村”的负责人蒋秋艳。在她的邀请下,他带着团队伙伴第一次来到松江,为“幸福老人村”作画。“松江很漂亮,松江的人也很热情,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胡士群在手机上写下了这句话。首次合作,看到他们的墙绘实力后,蒋秋艳又帮忙介绍了好几单墙绘业务,这让胡士群大为感动。

“这些年,除了负责幸福老人村的运营,我还一直投身于‘蜗牛宝贝’公益项目,努力帮助更多特殊群体的孩子融入社会。”蒋秋艳说,“胡士群虽然身体残疾,但积极乐观的他,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工作之余还主动教孩子们画画,让我十分感动。”

因为松江跑得多了,2023年底,胡士群干脆把家从闵行搬到了松江。一年多来,他们在方松锦桂苑小区墙壁上画下了华亭湖、方塔、大仓桥,在人民南路一家翡翠珠宝店里画下了祖国的秀美风光……

 

想交很多听人朋友,点亮无声世界的每一颗心灵

问起胡士群,他的梦想是什么。他想了想,回复道:“想交更多听人朋友。”2022年,胡士群曾参与抖音平台《0分贝直播间》公益广告的拍摄,为听障人士“发声”。那场直播,有时甚至安静到只有“0分贝”。胡士群全程用手语交流,表达了听障群体融入社会的艰难和渴望被看见的心声。

在松江,胡士群在蒋秋艳的介绍下结识了刚刚学完手语课的听人朋友陶敏。陶敏热衷于公益事业,学完手语后想把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人,便在泰晤士小镇钟书阁的支持下,组织开办了公益手语沙龙。得知有那么多听人愿意主动学习手语为聋人服务,胡士群十分高兴,此后无论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带着同伴参加手语沙龙。

陶敏告诉记者,手语也是有方言的,即使都会手语,聋人之间交流也会存在误解,所以聋人也需要不断学习,看懂更多通用手语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同时,听人志愿者只有和真正有需求的聋人朋友多交流,才能检验自己的手语学习成果,从而不断改进。“我希望成为一座桥,让更多听人走进聋人的世界,也让更多聋人打开心扉,交到更多的听人朋友。”胡士群在手机上写下心愿。

 

胡士群在墙上作画。

记者 贾丽 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